• 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嚴耕望編年事 > 列表
    嚴耕望編年事 共有 72 個詞條內容

    1965年乙巳 四十九歲

        時已執教芝加哥大學歷史系的何炳棣寄來論文《北魏洛陽城郭規劃》,由于中、日學人對此課題已有不少論著,外加文中涉及漢晉洛陽舊城、官署、制度、掌故之處甚多,特呈請耕望評正。該文用考古資料與傳世文獻相比對的方法,解決...[繼續閱讀]

    嚴耕望編年事

    1966年丙午 五十歲

        1月6日,耕望在新亞研究所第一四次學術講論會上主講“唐代方鎮使府幕僚組織”,講稿系就《唐代方鎮使府僚佐考》上篇“文職僚佐”之結論作成。2月,錢穆返港,在哈佛燕京學社資助下開始撰述《朱子新學案》。3月,《唐代方鎮使府...[繼續閱讀]

    嚴耕望編年事

    1967年丁未 五十一歲

        1月,完成前作《唐駱谷道考》的再稿。2月,《漢唐褒斜道考》刊于《新亞學報》第八卷第一期。3月18日,完成《通典所記漢中通秦川驛道考》初稿?!锻ǖ洹芬黄呶?漢中郡“去西京,取駱谷路六百五十二里,斜谷路九百三十三里,驛路一...[繼續閱讀]

    嚴耕望編年事

    1968年戊申 五十二歲

        1月,《唐上津道考》刊于《史語所集刊》第三十八本。春,完成山南劍南區《陰平道辨》初稿。陰平道因鄧艾伐蜀著稱于史,故凡涉陰平道,一若即鄧艾所行者,此觀念殊不正確??贾泄攀烦?陰平道實分陰平正道、陰平偏道、陰平捷道三...[繼續閱讀]

    嚴耕望編年事

    1969年己酉 五十三歲

        1月,《唐駱谷道考》刊于《史語所集刊》第三十九本《慶祝李方桂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上冊。2月5日,完成《唐史研究叢稿·序言》的再稿,增訂頗多。錢穆來信:歸田老弟大鑒:二月八日函早到,所寄茶葉乃小事,聊表愚夫婦相念之意,不...[繼續閱讀]

    嚴耕望編年事

    1970年庚戌 五十四歲

        1月15日,完成舊作《隋代總管府考》的再稿?!短剖费芯繀哺濉氛匠霭?是為耕望第一部學術論文選集。共收正文十篇,附文七篇,都約四十五萬言。3月,《唐子午道考》收入《饒宗頤教授南游贈別論文集》。4月初,耕望收到臺北武大校...[繼續閱讀]

    嚴耕望編年事

    1971年辛亥 五十五歲

        1月6日,增訂前作《唐代長安西通涼州兩道驛程考》。得楊聯陞4日來信,擬推薦耕望為高級訪問學人,再到哈佛研究一年。且云:我兄對于唐史及魏晉南北朝史之貢獻,充實而有光輝,確已超邁同輩,連大陸及日本學人在內。耕望自度“充實...[繼續閱讀]

    嚴耕望編年事

    1972年壬子 五十六歲

        1月,《元和志所記涼州至長安兩道之研究》刊于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東方文化》第十卷第一期,是為前撰《唐代長安西通涼州兩道驛程考》第一節之增訂新刊。錢穆來信:歸田老弟大鑒:讀來書深為欣慰,弟乃性情中人,故能欣賞詩篇...[繼續閱讀]

    嚴耕望編年事

    1973年癸丑 五十七歲

        1月,遵照錢穆前定原則,動手校補《國史大綱》。先將脫誤處校出,上冊發現脫誤較多。中研院聘屈萬里任史語所所長。得錢穆15日來信,復談校補《國史大綱》事。耕望據已發見之考古資料,對《史綱》上冊史前部分稍作增訂??箲鹨院?..[繼續閱讀]

    嚴耕望編年事

    1974年甲寅 五十八歲

        1月5日,《中古時代之仇池山——由典型塢堡至避世勝地》初稿撰畢。茲篇僅考論此山之地望、形勢與風土,以見此山區具有塢堡城守與避世環境之雙重條件,因時勢推移,遂由典型塢堡轉為文士心目中之避世勝地也。18日,舊作《唐代長...[繼續閱讀]

    嚴耕望編年事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