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向曉波, 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向曉波自2000年擔任集團主要領導以來,大力施行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市場創新、管理創新、文化創新,使集團經濟規模保持年均20%以上的發展速度,連續七年穩居全國儀器儀表行業榜首,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作為中國工業自動化行業具有深厚專業功底和國際化經營視野的專家型領導,在擔任集團董事長后,進一步提出“一城兩園”的產業布局規劃、“一體兩翼”的產品發展戰略和“2015年躋身世界過程自動化儀表前五強”的奮斗目標,通過傾力打造北部新區儀表工業園和北碚蔡家LED產業園,進一步提升四聯的形象實力,充分彰顯核心產品的聚集效應。賴茂霞作為利龍汽車部件公司黨委書記,在領導合資企業黨建工作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一系列成功經驗先后受到市委組織部、宣傳部、市國資委的肯定,積極倡導“要融合經濟工作,促進企業發展,建設和諧企業”的合資企業黨建工作指導方針,近年來持續開展“四個一”和“新三學”等活動,有力地提升了企業干部員工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和綜合業務素質,堅持對黨員隊伍實施“五項教育”,使“一個黨員一面旗”和職工創先活動得到充分落實。
人物特寫
向曉波憑著深厚的專業功底、頑強的鉆研精神和出色的工作業績,從一名普通工程技術人員逐步成長為市場部部長、總工程師、副總經理,先后成功完成了廣東嶺澳核電站、云浮電廠、寶鋼三期、巴基斯坦恰?,敽穗娬镜葒抑攸c工程和援外項目的自控系統成套設計、調試任務,被原國家機械部授予“青年科技專家”稱號。正當向曉波躊躇滿志的時候,四聯卻步入了發展過程中的低谷。20世紀90年代后期,由于對經濟轉軌、行業技術變化以及市場競爭加劇的不適應,加之國企自身固有的種種問題和矛盾,公司經濟效益大幅度滑坡,連年巨額虧損,幾乎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2000年,36歲的向曉波被重慶市委企業工委推上了四聯集團公司總經理的崗位,而此時多家外企也以數萬美金的年薪向他拋出“繡球”,聘請他為駐中國總代理。在去與留的抉擇上,他更多地想到了四聯創業發展的艱辛、組織的信任和民主推薦總經理人選時職工代表投給他的一張張贊成票……近萬名職工期盼的眼睛促使他義無反顧地留了下來。他說:“是四聯、川儀培養了我,我要用全部的忠誠、智慧和汗水回報這方熱土,我就不信國企搞不好!”肩負著這份承諾,他與領導班子成員一起,帶領廣大職工全力投入到振興、發展四聯的事業中。
作為一名技術專家型的領導,向曉波敏銳地捕捉到了四聯在競爭中落后中癥結。在公司董事會的支持下,他果敢地提出把縮小與發達國家技術差距,調結構、上規模作為企業發展戰略定位,不斷強化技術開發和市場拓展,加強對外合資合作,很快為公司的后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和市場基礎。同時,著手制定公司“十五”發展規劃,響亮地提出了“規模上努力成為中國儀器儀表龍頭企些,技術上爭取成為中國工業IT產業的領航者;經營上實現國際化;管理上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制度上建立起更加適應市場經濟的體制和機制;構筑以工業為主體,科技、貿易、服務協調發展的集團公司產業結構模式。到‘十五’末,年銷售規模達到30億元;利稅總額3.2億元;出口創匯3500萬美元;職工人均收入在‘九五’末基礎上翻一番”的奮斗目標,并圍繞這一目標,扎實推進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市場創新、管理創新和文化創新。2000年,四聯一舉實現扭虧為盈,各大子公司的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成就及榮譽
2001年,2002年,公司繼續加大轉機建制工作力力度,企業運行步入良性軌道,主要經濟指標年平均遞增20%以上,經濟規模躍居全國工業自動化儀器儀表行業首位,榮獲全國機械工業lOO強、重慶市工業企業50強稱號。向曉波以超人的膽識和勇氣,向儀器儀表工業的技術制高點發起沖擊。他親自兼任國家級的四聯技術中心主任,迅速整合資源,充分發揮經理班子一班人的作用,對技術中心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戰略性調整與重組,建立起技術開發、工藝質量保證、技術管理支撐三大體系,形成了核心共性技術集中攻關、重點新產品流動站研發、專業分廠承擔產業化的三個層次的科研開發格局,創造了一個跟蹤國際先進技術發展水平的平臺。短短幾年,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比肩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新技術產品相繼問世,逐步實現了公司自動化儀表主導產品向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的更新換代和集散控制系統(DCS)、現場總線控制系統(FCS)的技術升級,為公司“十五”規劃的全面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撐。
內容來自百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