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汽車是車聯網、互聯網+汽車的衍變,目前來看分為智能汽車、電動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
各家互聯網企業現在都是根據自己的優勢先切入到汽車領域,用各種方式來占領市場。
中文名:互聯網汽車 外文名:CarontheInternet
目錄
1 產生背景
2 產品分類:智能汽車 電動汽車 無人駕駛汽車
3 發展歷程
4 行業聲音
5 首款互聯網汽車上市
產生背景: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的概念,并指出要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成推動中國經濟繼續前行的“雙引擎”之一。很快,“互聯網+”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熱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
在汽車及相關領域,伴隨著“互聯網+”的春風,創業、創新匯聚成越來越強大的變革力量,從產業鏈下游的交通出行,逐步向上游的研發、制造、采購滲透、推進。汽車產業鏈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一個主要戰場,精彩戲碼輪番上演。
產品分類
智能汽車
互聯網公司主要負責提供智能車載系統,并利用聯網技術,使得汽車可以與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實現司機對汽車更加便捷、智能化的控制,如通過智能手機來控制汽車,用語音來給汽車下達指令。
由于互聯網公司已經在智能領域布局多年,對智能系統的技術掌握的較為熟練,因此為傳統汽車廠商提供智能車載系統,成為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選擇,即使是兩大科技巨頭谷歌和蘋果,也在智能車載領域進行了布局。
電動汽車
隨著能源危機日益加深,再加上特斯拉掀起了一股電動車風暴,一些互聯網公司在智能汽車的基礎上,融入了“新能源”的概念,主打智能電動汽車。
國內政策對純電動車生產主體,已不再拘泥于非傳統汽車制造企業間,將來互聯網車企也將取得純電動車的生產資質。
無人駕駛汽車
這是智能汽車更高級的演進。通俗點講,無人駕駛汽車是利用車載傳感器來感知車輛周圍環境,并根據感知所獲得的道路、車輛位置和障礙物信息,控制車輛的轉向和速度,從而使車輛能夠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駛。
從目前來看,選擇無人駕駛汽車的廠商仍是少數,互聯網公司中僅有谷歌和百度有所涉獵,畢竟無人駕駛汽車超級高的技術和資金門檻,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發展歷程:2015年12月14日,百度宣布正式成立自動駕駛事業部,預計3年內在全國十個城市劃分示范區,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的商用化,5年實現量產,10年后,將有80%新出廠的汽車可實現自動駕駛。[6]12月10日,百度與寶馬合作的無人駕駛車國內首次實現城市、環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況下的全自動駕駛。
2015年11月,Synaptics公司宣布,將憑借全面和專用的汽車解決方案組合,廣泛開拓汽車市場。Synaptics擁有業界領先的觸摸控制器、顯示驅動器、生物識別傳感器,這些都將迎合汽車行業的需求,并將遍布于汽車的許多地方。
2015年3月23日,富士康與騰訊、和諧汽車共同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將在“互聯網+智能電動車”領域展開合作。此前,國內已經有多家互聯網公司陸續布局汽車產業:
2015年3月12日,阿里巴巴與上汽設立總額約10億元的互聯網汽車基金;
2015年2月3日,易到用車、奇瑞汽車和博泰集團共同出資成立新公司,共同打造互聯網智能汽車共享計劃;
2014年12月9日,樂視公布SEE計劃,稱“要建立汽車互聯網生態系統”,并于2015年1月發布智能汽車LeUI系統;
2014年7月,百度啟動無人駕駛汽車研發計劃,在2015年全國兩會上,百度CEO李彥宏確認了這一消息。
除此之外,谷歌、蘋果也先后推出了車載系統AndroidAuto和Carplay,谷歌更是以一己之力,于2012年左右啟動了無人駕駛汽車計劃,現在已經開始上路測試。
谷歌、蘋果,抑或上汽+阿里、北汽+樂視、百度,誰能幸運地站在互聯網汽車大潮的浪尖上,現在還不得而知。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還將有更多的互聯網企業或“傳統汽車制造商+互聯網”的組合體進入這一充滿機遇與創新方向的領域,相關的汽車電子、通訊技術供應商、軟件服務商也將得到更多的發展空間。甚至可以說,互聯網汽車的發展,有望帶來一個全新的蘋果或百度,為這些公司更久地站在浪潮之巔提供力量支撐。
一輛新車問世的背后,需要精準的市場調研、專業的設計研發、完善的生產線以及成熟的銷售體系。因此,與傳統汽車廠商合作,成為剛剛入局的互聯網公司不錯的選擇。
從目前來看,除了財大氣粗的谷歌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始終堅持”獨立自主“外,其他互聯網公司幾乎都選擇了這一條道路:蘋果拉攏奧迪、寶馬、奔馳、豐田等國際巨頭搭載Carplay,騰訊、樂視、易到、阿里巴巴也都選擇和傳統汽車廠商戰略合作。
行業聲音
Synaptics公司高級副總裁HuibertVerhoeven:
“我們在人機交互領域有30年的經驗,吸引了全球汽車制造商們的興趣,他們希望我們將前沿的人機交互技術應用到未來的汽車中,供駕駛員和乘客使用。我們為滿足客戶的需求進行了大量的產品優化,以便快速部署到汽車中。”
Gartner公司副總裁Thilo Koslowski:
“在車聯網演變的這個階段,用戶界面是一個比拼技術創新和差異競爭的領域。這其中將包括觸覺反饋、自然語言處理和人工智能技術,這些技術將使汽車用戶能夠更可靠、更準確地選擇要消費的數字內容,而且不會損害安全性,也不會分散注意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
“互聯網思維給汽車行業一個外在的很大的推力,所以才有了‘顛覆’的說法。汽車企業和互聯網企業要深度融合,引入彼此的思維。未來的多少年將不存在單純的互聯網企業,因為互聯網公司已經成為各個行業中的企業。比如互聯網生態汽車,這對傳統思維是一種突破,對消費者而言則是生活狀態進入了車輛。”
吉利集團董事李書福:
“互聯網汽車公司搞的無人駕駛和我們汽車公司搞的自動駕駛又是不一樣的概念,但是技術是一樣的,市場定位不一樣,因為現在還是有一些人還是想開車,好像馬一樣,現在不打仗了為什么還是有人養馬呢,就是因為喜歡騎馬,車子也一樣,現在還是有人喜歡開車,覺得是一種樂趣。”
樂視超級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呂征宇:
“就汽車而言,樂視在現有的汽車工業基礎上,打破邊界,垂直整合所有的業態,最終對產業鏈和整個產業進行改造。最終目的應該聚焦在真正為用戶打造一些有質量的產品,未來樂視超級汽車全球發布可能選擇在2016北京車展上,樂視已經有了很多的成果報告,聚焦自己的產品,可能是目前需要做的一件事情。”
首款互聯網汽車上市
上汽集團和阿里巴巴集團聯手打造的首款“互聯網汽車”——榮威城市SUV將于今年4月開幕的北京車展首發。
這款全新SUV配備了阿里自主開發的YunOS操作系統,先期推出搭載上汽“藍芯”傳統動力系統的車型,之后還將提供“綠芯”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型,這將構成此款車型最核心的競爭力。
多方布局未來發力自動駕駛
關于全球首款量產的上汽榮威互聯網汽車,早在2015年11月的廣州國際車展上,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汽乘用車公司總經理王曉秋就已經明確提到,上汽下一代智能互聯汽車將會在2016年的北京車展亮相。他表示,“智能互聯是未來自動駕駛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車與車之間的,車與整個后臺之間,還有其他平臺之間的聯系等問題??梢哉f,上汽在整個未來汽車的新能源智能互聯方面全部考慮到了。”
在此款車型推出之前,榮威e550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所配備的inkaNet5.0智能網絡行車系統,其新一代汽車語音導航也已能夠識別并滿足新一代消費者的出行需求。
強強聯合搶灘互聯網汽車卡位賽
距離去年3月上汽與阿里巴巴共同宣布,將合資設立10億元的“互聯網汽車基金”共同打造“跑在互聯網上的汽車”。僅一年后,這款頗為神秘的“互聯網汽車”便即將與消費者見面并進入量產階段。公開發聲要打造互聯網汽車的企業,并不止上汽和阿里一對,去年北汽和樂視也曾宣布,將聯手打造互聯網汽車,并在此后的上海車展上推出了一款智能互聯網概念車。相較其他合作,此款“首輛互聯網汽車”的問世,或將為整個汽車和互聯網行業帶來一定變革。
上汽擁有中國最大的汽車客戶群,在整車集成、動力總成、新能源技術、汽車電子及架構等方面擁有強大和堅實的自主開發能力,在車載信息服務和車聯網應用領域也擁有深厚的研發和運營經驗,在汽車銷售、服務、物流和金融等方面擁有完善的體系。
阿里巴巴則擁有自主開發的YunOS操作系統,擁有中國最大的云計算平臺和互聯網大數據,構建了龐大的互聯網內容、服務和生態圈,在電子商務、金融、地圖和導航、通訊等領域擁有核心技術和服務能力。上汽和阿里巴巴充分發揮雙方在各自領域的優勢,這款“互聯網汽車”榮威城市SUV的推出,或將為二者在互聯網汽車的卡位賽中占得關鍵位置。
未來,新車上市后,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還將在電商平臺、金融服務等領域進行更深入的合作。
內容來自百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