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序地層是一個年代格架內巖石間的相互關系。一個層序代表一次海平面升降周期內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聯系的地層,其上下被不整合面或與之可對比的整合面所限定。層序的底界面以海平面下降開始,頂界以海平面完成主體上升后的再...[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層序地層是一個年代格架內巖石間的相互關系。一個層序代表一次海平面升降周期內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聯系的地層,其上下被不整合面或與之可對比的整合面所限定。層序的底界面以海平面下降開始,頂界以海平面完成主體上升后的再...[繼續閱讀]
在廣西1∶5萬區域地質調查成果的基礎上,選擇不同相區的數條剖面作為代表進行探討,將廣西二疊系自下而上劃分為13個三級層序(表2-12)。表2-12 廣西二疊紀地層層序劃分(一)下二疊統層序(圖2-77)圖2-77下二疊統層序地層村狀對比圖...[繼續閱讀]
概括前述,可以歸納為:大部分三級層序的界面與年代地層階的界面大體吻合;層序類型及層序結構的變化有一定規律,與海平面升降、沉積空間所處盆地的不同部位密切相關。(一)Ⅰ型層序理論上為低位域(LST)、海侵域(TST)、高位域(HS...[繼續閱讀]
綜上所述,可建立二疊紀地層格架及海平面升降曲線(表2-13)。以黔桂運動及東吳運動為界可將二疊紀沉積歸納為3個大旋回,與二級層序相對應。(一)船山期旋回1.逍遙階、紫松階間的海平面下降(層序1底界)各地表現不同,臺地區普遍存在...[繼續閱讀]
地區性海平面變化受多種因素控制。(1)臺地上的海侵方向受盆地構造所控制。廣西自中二疊世以來淺水-深水盆地構造,總體有兩個方向。其一為北東向,其二為北西向。二者呈45°角的聯合過渡關系,反映了二疊紀盆地除受地殼的拉張作...[繼續閱讀]
根據鄧哈姆的碳酸鹽巖結構-成因分類(1962),以顆粒與基質或膠結物間的組合關系(數量比)為基礎,廣西二疊系純凈石灰巖可分為五大類,即:顆粒巖——顆粒支撐,含量大于50%,亮晶膠結;泥粒巖——顆粒大于50%,灰泥基質;粒泥巖——灰泥大...[繼續閱讀]
不純石灰巖指混入含量為5%~50%的黏土質或外碎屑的碳酸鹽巖。計有泥灰巖、碳質泥灰巖、泥質灰巖、碳質灰巖、凝灰質灰巖、粉砂質灰巖、含粉砂質灰巖、含錳灰巖、含泥灰巖等,其中有的也混有生物碎屑。它們分別出現在碎屑巖...[繼續閱讀]
二疊系的白云巖多數為灰巖在不同成巖階段發生白云巖化的產物,屬交代白云巖。其結構類型及命名原則同灰巖。其中以成巖白云巖分布最為廣泛,少量后生白云巖,推測晚石炭世至早二疊世桂東北地區可能有準同生白云巖。1.成巖白云...[繼續閱讀]
廣西二疊系碎屑巖依粒度劃分有礫巖、砂巖、粉砂巖、泥巖,及其間的混合過渡類型。包括陸相碎屑巖和海相碎屑巖兩大成因類型。其中除了泥質巖石以外,砂級以上的碎屑巖分布較為局限,主要出現于晚二疊世云開古陸的西側與北側...[繼續閱讀]
與碳酸鹽共生的硅質巖就其產狀可分為結核狀和層狀。1.結核狀硅質巖——燧石結核狀硅質巖是最常見的一種硅質巖,呈結核狀及不規則條帶狀夾于碳酸鹽巖中,通常稱為燧石團塊或燧石結核、燧石條帶。分布極為廣泛,于二疊系的不同...[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