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古道位于紫城鎮安民居委會。明清時期是黃花、橫徑通往縣城的主要通道,全長約1.5公里。古道用塊石鋪成,寬度0.7米至2米不等。從山下至山上有1000多級石階。在黃花古道所經最高處還建有一座茶亭叫仁風亭。茶廳建于清代,坐東...[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黃花古道位于紫城鎮安民居委會。明清時期是黃花、橫徑通往縣城的主要通道,全長約1.5公里。古道用塊石鋪成,寬度0.7米至2米不等。從山下至山上有1000多級石階。在黃花古道所經最高處還建有一座茶亭叫仁風亭。茶廳建于清代,坐東...[繼續閱讀]
紫金縣除秋香江西通東江外,另外兩條河流便是柏埔河、義容河。柏埔河自東向西穿越今紫金縣黃塘、柏埔、臨江三鎮,在臨江鎮與東江交匯。義容河經過義容、古竹兩鎮西入東江,這兩條河雖不如秋香江那么江闊水深,綿延縱深,但歷史...[繼續閱讀]
參觀完安貞橋,我們行駛到紫金另外一條重要的河流即義容河。車在242省道上行駛,幾乎與義容河相平行。選擇這條道路考察不僅因為沿線有眾多古道遺跡,還因為當年屈大均是沿著義容河到紫金修纂《永安縣次志》,重走當年屈氏所走...[繼續閱讀]
中原移民文化是客家文化的主體。歷史上河源是中原移民以及文化傳播的重要基地。秦始皇在嶺南設置郡縣,河源龍川縣是今粵東客家設置的第一個縣,河源地區成為中央王朝駐軍和中原移民的重鎮,成為傳播中原文化的前哨陣地。毫...[繼續閱讀]
龍川是嶺南開發文明最早的地區之一,又是嶺南最早設縣的地區之一。著名學者譚其驤先生認為:“一個地方至于創建縣治,大致即可表示該地開發已臻成熟?!泵CPU荒之地中已迸出文明火花的龍川,自然成為移民定居的首選。早在新...[繼續閱讀]
和平之地自古屬于古龍川屬地,從秦、漢,至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和平屬龍川縣管轄。隋、唐、宋、元、明時代,和平曾屬梁化郡雷鄉縣,循州興寧縣、雷江縣、龍川縣等管轄,雖名稱不同,但多為龍川改名或由龍川析置之行政區。古龍...[繼續閱讀]
連平地區處于九連山區,建立州治前,交通極為不便,人煙稀少、分散,匪患猖獗,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發展都比較落后。在連平設州之后,第一任知州牟應受興教化,重視農業商貿的發展,在交通方面也有建樹,促進了連平的發展。明...[繼續閱讀]
關于客家遷徙已經有眾多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有必要繼續探討紫金古道與客家先民遷徙之間的關系。早期的移民多由戰爭所引起??图胰藦闹性w往南方,多是由戰亂引起。早在秦始皇平定嶺南之時,隨軍和強制性遷移到嶺...[繼續閱讀]
中國城市無論都城或地方城市,其城址都是經過精心選擇的。中國的都城毫無例外地都把城址選擇在河流的沿岸,或距河流不遠,而地方城市也大都如此,這是中國城市選址的一條基本規律,根本原因就是為了解決城市供水和交通問題。城...[繼續閱讀]
粵北為南嶺支脈,地勢由北向南傾斜,地形以山河相間、山間谷地、丘陵盆地、江河沖積地交錯分布。這些山間谷地,河流沖積平原孕育了龍川早期文明。早在新石器時期,龍川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至今龍川縣內發現的新石器時期遺址有...[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