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川水庫 ZhōngshānchuānShuǐkù 位于子長縣城西北35千米處的安定鎮白家石畔村。水庫流域屬黃土高原梁峁丘陵溝壑區地貌類型,流域內溝壑縱橫,溝谷深切,地面較破碎,切割深度200米左右,溝底基巖裸露。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壩基...[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中山川水庫 ZhōngshānchuānShuǐkù 位于子長縣城西北35千米處的安定鎮白家石畔村。水庫流域屬黃土高原梁峁丘陵溝壑區地貌類型,流域內溝壑縱橫,溝谷深切,地面較破碎,切割深度200米左右,溝底基巖裸露。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壩基...[繼續閱讀]
屯子灣渠 TúnziwānQú 源頭位于縣城西北約16.5千米處。1980年建成。渠道從安定鎮唐家川村筑壩引水,流經唐家川、安定到高家溝,全長5千米,渠寬1.2—1.5米,有效灌溉面積880畝。因該灌區內屯子灣村灌溉面積最大,故以村名命渠名。勝...[繼續閱讀]
寨關山龍山文化遺址 ZhàiɡuānshānLónɡshānWénhuàYízhǐ 位于安定鎮30里鋪村的寨關山頂至山腰。屬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存。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龍崗寺遺址 LónɡɡǎnɡsìYízhǐ 位于瓦窯堡鎮欒家坪村西北。遺址南北東三面臨...[繼續閱讀]
鐘山石窟 ZhōnɡshānShíkū 又名萬佛巖、普濟寺、大普濟禪寺、石宮寺,位于子長縣城西15千米處的鐘山南麓、秀延河畔,距原安定縣城東500米。始建于宋代(一說始建于東晉太和年間)。整個石窟依山而建,坐北向東,東接清風明月(戲樓...[繼續閱讀]
諫垣坊 Jiànyuánfānɡ 位于安定城內。建于明代,為吏科給事中薛文周立,上書“青瑣名臣”。后毀。聚奎坊 Jùkuífānɡ 位于安定城內。建于明代,為同科進士白鐘靈、南士昌、張開祥立。后毀。平政坊 Pínɡzhènɡfānɡ 始建年代...[繼續閱讀]
據清道光《安定縣志》載:原安定縣有圣廟崇圣祠、名官祠、鄉賢祠、忠孝節義祠、文昌祠、關帝廟(兩座)、關帝三代祠、城隍廟、東岳廟、娘娘廟、真武廟(兩座)、火神廟、天神廟、馬神廟、龍王廟、二郎廟、八蠟廟、牛王廟等。今...[繼續閱讀]
石室莊嚴 Shíshì-zhuānɡyán (八景之首,詳見鐘山石窟條目)鳳嶺朝霞 Fènɡlǐnɡ-zhāoxiá 瓦窯堡以西30里的安定城西南隅,有一山拔地而起,其勢峻峭,景色秀麗,形如鳳翼。山下泉水積流成池,名曰“鳳凰池”。清道光《安定縣志》載...[繼續閱讀]
毛主席舊居 MáoZhǔxíJiùjū (兩處)。毛主席初到瓦窯堡的居所,位于瓦窯堡城內中山街西側。1935年12月13日,毛主席由安塞縣真武洞出發,經郝家坪、李家川等地到達瓦窯堡后居此。舊居坐西向東,由兩院組成。前院有窯洞4孔(1孔為過洞...[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