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來粉碎濕物料的磨稱濕磨,也就是將物料帶水一同研磨的磨,也稱水磨。如制作豆腐用的磨、制作粉條用的粉磨等。濕磨分為大磨、中磨、小磨。大磨、中磨主要用在粉坊(房)、豆腐坊(房)。小磨、手磨主要用在家庭里。(一)濕磨的結...[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用來粉碎濕物料的磨稱濕磨,也就是將物料帶水一同研磨的磨,也稱水磨。如制作豆腐用的磨、制作粉條用的粉磨等。濕磨分為大磨、中磨、小磨。大磨、中磨主要用在粉坊(房)、豆腐坊(房)。小磨、手磨主要用在家庭里。(一)濕磨的結...[繼續閱讀]
根據我們調查,山西太原及其以北地區和內蒙古中西部的旱磨結構合理,制作精良,工作效率高,屬于國內已見最好的磨。(一)呼和浩特市東郊羅家營鄉黑土凹村旱磨該磨主要用于磨小麥(圖4-3)。上下磨扇均由魁樹石(即花崗巖)制成。上磨...[繼續閱讀]
我們在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卓資山縣福生莊鄉阿貴溝村調查并測繪了一套濕磨(圖4-32)。磨扇共分10區,每區內有8齒,其中副齒5根(圖4-33)。大齒的斜度是10度,齒距為22~26毫米,齒高4~5毫米(圖4-34)。上磨扇帶齒的一面有錐面凹磨膛,中間凹進...[繼續閱讀]
石頭的開劈、粗打、修劈、細打等常用技術及石匠工具詳見《石工》一書。[10]我們重點調查了有關打石磨的專門技術。(一)呼和浩特市東郊羅家營鄉的制磨技術2001年,我們走訪了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郊羅家營鄉甲蘭板村石匠、年近六...[繼續閱讀]
中國古代技術承傳主要靠家族內部的傳習,而城鎮人口的分類居住也為工匠間的相互學習和借鑒提供了機會。[11]在傳統社會,不用電力,石匠屬于有技藝的人,受人尊敬,掙錢多,不乏愿意學習石匠技藝的人。到了現代社會,石匠成了社會地...[繼續閱讀]
我們于2001年在車延平的幫助下赴山東省泰安市泰山東麓黃山頭鄉水牛埠村進行了調查。該村旱磨主要用于磨小麥,也磨雜糧(圖4-45)。磨盤是一塊石灰石圓石板,被壘起來的石頭支撐著。上下磨扇均用章丘石(花崗巖)制作,上磨扇有2個進...[繼續閱讀]
濕磨,亦被山東人稱做水磨,用于做豆腐或粉條的磨漿,還可用來磨煎餅糊子。我們在山東泰安市黃山頭鄉水牛埠村找到一套濕磨(圖4-48),上磨扇軸孔內的鐵套和下磨扇的磨臍(鐵軸)已被取走。但我們還是畫出了這套濕磨的視圖(圖4-49)。...[繼續閱讀]
2001年,山東泰安市泰山東麓黃山頭鄉水牛埠村55歲的石匠李榮昌師傅向我們介紹了濕磨的制作方法。(一)粗打在石場,先開劈(俗稱開大荒),將石材劈成近似確定的形狀和尺寸。然后,再將荒料修整成毛坯(俗稱開小荒)。(二)毛坯的細修整...[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