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如圖3-2-1)是非洲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產量與出口量均居非洲首位。1980年種植面積為2224多萬公頃,占非洲谷類作物總種植面積的30%;產量為2719多萬噸,占非洲谷物總產量的38%。1998年,玉米的種植面積達2473萬公頃,占非洲谷...[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玉米(如圖3-2-1)是非洲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產量與出口量均居非洲首位。1980年種植面積為2224多萬公頃,占非洲谷類作物總種植面積的30%;產量為2719多萬噸,占非洲谷物總產量的38%。1998年,玉米的種植面積達2473萬公頃,占非洲谷...[繼續閱讀]
1.高粱►►► 圖3-2-3 高粱非洲是高粱(如圖3-2-3)的起源地,至今在非洲的很多地方還能發現野生高粱。它作為栽培的農作物,也已有上千年歷史。很多國家的高粱都是從非洲引進的,包括現在的高粱生產大國——美國,其當...[繼續閱讀]
小麥在谷類作物中居第四位。2008年非洲小麥種植面積為945.7萬公頃,占世界小麥種植總面積的4.2%;產量為2112.9萬噸,占總產量的3.1%。小麥種植面積與產量近30年來穩定增長。2008年與1980年相比,全洲播種面積增長16%,產量增長136%,如圖3-2...[繼續閱讀]
稻谷在非洲的種植歷史悠久。很早以前,熱帶非洲的一些地區就有種植旱稻的習慣,中世紀時阿拉伯人又將水稻引入非洲。2008年,全洲稻谷(包括旱稻和水稻)種植面積為952.7萬公頃,占世界稻谷種植總面積的6.0%;產量為2317.5萬噸,占世界總...[繼續閱讀]
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薯產區,2008年種植面積為1198.9萬公頃,產量為11804.9萬噸,如圖3-3-5所示,分別占世界總量的64.1%和50.7%。木薯也是非洲重要的薯類作物,一直受到重視,種植面積與產量分別占非洲各類薯類作物總量的49.7%和54.5%。產量...[繼續閱讀]
薯蕷又稱作參薯和懷山藥,也是塊根作物,味道勝于其他薯類,蛋白質含量亦較高。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薯蕷生產區,2008年種植面積為5208.6萬公頃,產量約474.36萬噸,占世界的比重分別為96.3%和95.6%。1980~2008年,非洲薯蕷產量增長370.5%,種植...[繼續閱讀]
馬鈴薯在非洲的種植較少,2008年全洲產量為1949.7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6.2%;種植面積為186.9萬公頃,占世界總種植面積的10.3%。2000~2008年,非洲馬鈴薯產量穩步增加,年均增長率為5.4%,占世界比重也由4%提高到6%,如圖3-3-7所示。馬鈴薯主要產...[繼續閱讀]
豆類作物在非洲農業中具有重要意義。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和飲食習慣的影響,肉食在非洲并不普及,大部分非洲居民食肉量不多,豆類是食物蛋白的重要來源之一。豆類作物常與糧食作物間作和輪作,對恢復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特別...[繼續閱讀]
自然條件和長期的殖民經濟使非洲成為世界經濟作物,尤其是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地和出口地。在殖民者入侵之前,非洲各地也生產棉花、花生、油棕等經濟作物,主要是為了滿足當地居民自身的需要。19世紀末,殖民者不僅大量掠奪...[繼續閱讀]
非洲纖維作物種類很多,但大量種植的只有棉花、劍麻兩種。1.棉花►►► 非洲多數地區的氣候條件適宜棉花生長。北非與南部非洲的干燥區熱量豐沛,日照充足,在人工灌溉的條件下,棉花可以獲得穩產、高產;熱帶草原地...[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