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環境的基本概念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自然物質,作為地球上較輕的物質,集中分布于地球的表面,在逐漸變冷的地表環境中以液態和固態形式存在,覆蓋著地球表面的70.8%。就其水量而言,若將所有的水均勻分布于地表,地球表面的...[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一、水環境的基本概念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自然物質,作為地球上較輕的物質,集中分布于地球的表面,在逐漸變冷的地表環境中以液態和固態形式存在,覆蓋著地球表面的70.8%。就其水量而言,若將所有的水均勻分布于地表,地球表面的...[繼續閱讀]
一、天然水的組成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完全純凈的水。天然水不斷與周圍物質相互接觸,使得許多物質經溶解等方式進入水體,而水體中的水經過循環,又會有部分物質脫離水體。所以天然水實際上是一種溶液,而且是成分極其復雜的溶液...[繼續閱讀]
一、水體概念水體一般是指河流、湖泊、沼澤、水庫、地下水、海洋的總稱,而在環境學領域中則把水體當做完整的生態系統或完整的綜合自然體來看,其中包括水中的懸浮物、溶解物質、底泥和水生生物等。研究水環境污染,必須區...[繼續閱讀]
案例:無錫自來水事件2007年5月28日下午開始,無錫市的南泉水源突然惡化,自來水帶有嚴重的臭味,失去了除消防和沖廁以外的全部使用功能。水源水不再是綠色,而呈黃綠色或淡黃色,有的水甚至發灰、發黑。經檢測,藻的濃度為6000萬克...[繼續閱讀]
案例: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事件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事故。泄露出大量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機物。事故區域排出的污水通過吉化公司東10號線進入松花江,造成該流域內魚類等大量死亡,沿江的城市飲用水產...[繼續閱讀]
一、水污染防治的主要目標、任務和原則(一)水污染防治的主要目標(1)確保地面水和地下水源的水質,為向居民供應安全可靠的飲用水提供保證。(2)恢復各類水體的使用功能,為經濟建設提供水資源保障,確保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如...[繼續閱讀]
1.王淑瑩,高春娣.環境導論.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2.陳英旭,環境學.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1.3.許兆義,楊成永.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3.4.鄧仕槐.環境保護概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5.張自杰.排水...[繼續閱讀]
一、土壤的形成(一)土壤的形成過程土壤是由裸露在地表的巖石在漫長的歲月中,經過復雜的風化過程和成土過程,經歷了由巖石—母質—土壤的階段形成的(見圖6-1)。1.土壤母質的形成土壤母質由巖石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風化而形成...[繼續閱讀]
案例:甘肅徽縣血鉛事件2006年甘肅省隴南市徽縣發生血鉛超標事件。該縣水陽鄉新寺、牟壩兩村居民帶領小孩前往西安市的一家醫院進行血鉛化驗,結果表明:共有354人血鉛超標,其中輕度鉛中毒者175人;中度鉛中毒者155人;重度鉛中毒者...[繼續閱讀]
案例:毒大米、毒蔬菜事件目前,有人戲稱:“在中國,食面埋伏!”經歷了蘇丹紅、三聚氰胺等事件后,近日,又爆出了毒豇豆事件。2010年1月28日,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市場首次檢出豇豆農藥水胺硫磷超標,而這些毒豇豆產自海南陵水英州鎮...[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