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域關聯,江蘇詞人群后理當接談浙中。惟自清初“浙為詞藪”之著名判斷后[1],“浙西六家”、厲鶚等謝幕也久,晚近以來浙中詞壇已呈總體衰微態勢。朱祖謀雖浙產,而或稱“桂派”,或稱“彊村派”,無言“浙派”殿軍者,其中消息...[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以地域關聯,江蘇詞人群后理當接談浙中。惟自清初“浙為詞藪”之著名判斷后[1],“浙西六家”、厲鶚等謝幕也久,晚近以來浙中詞壇已呈總體衰微態勢。朱祖謀雖浙產,而或稱“桂派”,或稱“彊村派”,無言“浙派”殿軍者,其中消息...[繼續閱讀]
清民之際閩中多詩人,至有“閩派”之說?!伴}派”以陳寶琛為前輩,鄭孝胥、陳衍為渠帥,王允皙、何振岱、李宣龔、沈瑜慶、林志鈞、林景行、黃濬、梁鴻志等為羽翼,左右一時風會。相較之下,為詞者少,但如陳寶琛、王允皙、何振...[繼續閱讀]
在清代詞史上,蜀中本是薄弱地帶。漫漫二百年,僅清初先著、清中葉李調元稍有名而已,成就不能稱高[1]。下迨清末民初,以趙熙為代表的蜀中詞群大放異彩,足在此期詞壇占據重要一席。茲依年輩,先說朱德寶。朱德寶字虹父,酉陽人...[繼續閱讀]
南社情志派代表人物當首推享有“一代奇人”之譽的黃人。黃人(1866—1913),初名振元,字慕韓,中年改名人,系慕黃周星之為人,以周星嘗用此名,意欲附之之故。字摩西,號蠻、野蠻、野黃、江左儒俠等甚多,江蘇常熟人。十六歲成諸生,與...[繼續閱讀]
還需說到南社兩位著名烈士寧調元與周實。與黃人一樣,寧調元、周實兩位亦是“寸心萬古情魔宅”的深情者。在為民主革命而凋謝的短短英俊年華中,詞成了他們寄寓芬芳悱惻情懷的重要載體。寧調元(1883—1913)[1],字仙霞,號太一,湖...[繼續閱讀]
柳亞子詩名極盛,詞遠不及,后人評價也不甚高。錢仲聯《近百年詞壇點將錄》點其為“地囚星旱地忽律朱貴”,位次頗低,評語亦含蓄,褒貶不見痕跡。劉夢芙《冷翠軒詞話》則評得直截:“劍氣騰虹,鐘聲震旦,蓋力學稼軒、龍川者。然磅...[繼續閱讀]
金天羽非南社中人,亦未加入同盟會等組織,但他“主張革命最早,盡力革命最多”[1],實為彼時革命文學之一面大纛,其精神當為南社之前驅。按說“桀驁不馴之柳亞子”為金氏高足,南社創立不該無此人。據亞子說,緣故在于金氏與結拜...[繼續閱讀]
“三駕馬車”中,真堪與柳亞子云龍征逐于詞苑者當數高旭。高旭(1877—1925),字天梅,又字劍公、慧云、哀蟬、鈍劍等,前后凡五六易。早年與叔高燮、弟高增創辦《覺民》雜志,宣傳反清革命,后東渡日本,就讀于法政大學。1905年加入同...[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