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報人、我國杰出的著名記者邵飄萍,他的新聞職業生涯,就是從《漢民日報》開始的。他堅持真理,仗義執言,并為之獻身的戰斗精神,也是在《漢民日報》開始顯露鋒芒。邵飄萍(1886—1926),原名新成,又名鏡清、振清,東陽人,誕生在大...[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一代報人、我國杰出的著名記者邵飄萍,他的新聞職業生涯,就是從《漢民日報》開始的。他堅持真理,仗義執言,并為之獻身的戰斗精神,也是在《漢民日報》開始顯露鋒芒。邵飄萍(1886—1926),原名新成,又名鏡清、振清,東陽人,誕生在大...[繼續閱讀]
1913年1月3日,《越鐸日報》創辦于紹興。該報在魯迅的支持和幫助下,由紹興進步文學團體“越社”的幾位青年發起創辦,參與籌備辦報的有宋紫佩、王鐸中、張警黃、趙漢卿等。宋紫佩是魯迅任教浙江兩級師范學堂時的學生。魯迅在...[繼續閱讀]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紹興人。魯迅是其筆名。魯迅與《越鐸日報》的密切關系,除熱誠支持該報的創辦,應邀出任名譽總理外,主要凸現在創刊初期,也就是出版一個來月的那些日子。就在這一期間,魯迅不僅寫了《〈越鐸...[繼續閱讀]
民初軍閥統治期間,浙江報災時有發生,最早受害的是《越鐸日報》。該報于1912年1月創刊半年后時局突變,袁世凱竊取民國政權并解散各地革命軍政府。8月1日,原紹興軍政分府都督王金發,借機報復批評過他的《越鐸日報》,竟縱容士兵...[繼續閱讀]
1919年5月4日,為抗議巴黎和會漠視中國主權,反對北洋軍閥政府的賣國行徑,北京3000多名學生舉行游行示威,要求“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將矛頭直指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從而掀起一場全國性的愛國學生運動。五四運動迅速席卷全國,浙...[繼續閱讀]
五四時期,溫州最有影響的愛國報刊為《救國講演周刊》,它發刊于1919年夏,由鄭振鐸與陳仲陶等人創辦。鄭振鐸是我國現代杰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又是著名作家、學者,也是國內外聞名的收藏家、訓詁家。他原籍福建長樂縣...[繼續閱讀]
1919年的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反帝愛國運動,同時是一場偉大的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一爆發,反動當局對北京愛國學生的殘酷鎮壓,迅速引起全國各界的震動,遂使這場運動從北京推向全國。這時全國許多報刊在...[繼續閱讀]
浙江青年學生在奮起響應北京五四運動的熱潮中,作為宣傳反帝愛國的輿論工具,各種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學生進步報刊,如同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其中寧波《效實學生自助會周刊》先聲奪人,它是五四時期寧波乃至全省最早出現的學...[繼續閱讀]
浙江在五四時期的學生報刊,主要表現出以下兩個特點:其一,量大面廣,教師參與指導。五四運動爆發后,浙江學生主要是中等和大專學校學生所辦報刊數量較大,是這個時期浙江進步報刊的中堅力量,宣傳新文化、新思想的主力軍。由于...[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