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辦學面向為川東北革命老區服務,盡管起步晚,發展層次僅為???但是在教學領域仍然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學校培養的畢業生大都奔赴基層農村中、小學,埋頭苦干,成為推動山區基礎教育的重要力量。從建校之初到1985年,學校共培...[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學校辦學面向為川東北革命老區服務,盡管起步晚,發展層次僅為???但是在教學領域仍然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學校培養的畢業生大都奔赴基層農村中、小學,埋頭苦干,成為推動山區基礎教育的重要力量。從建校之初到1985年,學校共培...[繼續閱讀]
(一)面臨師資難題,尋覓破解之道師資力量緊張,是建校以來始終面臨的一大難題。據1984年初統計,學校擁有教學人員130人,其中“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大學畢業生為40人,僅占30%,“其余都是老、新五屆畢業生和1981年后分配的本科畢業生...[繼續閱讀]
(一)開展在職進修,鼓勵教師考研毋庸諱言,一個高校的師資水平直觀上主要通過擁有碩、博士學位或者高職稱人員的數量來體現。達縣師范??茖W校辦學層次、所處位置均不占優勢的現狀,使得自建校之初起,師資結構不合理就成為本...[繼續閱讀]
(一)推出青年教師賽課,查漏補缺教學相長學校青年教師占較大的比例,這是學校師資隊伍的一大特點。青年教師無論是在教學技能還是科研水平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他們的發展關系到學校未來,所以,學校始終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發...[繼續閱讀]
(一)采納群眾建議,建立激勵機制作為一所高等院校,必須具備較為健全的科研管理體制,統一籌劃全校的科研工作。在本階段(1984—1999),學校尚未設立專門的科研管理機構——科技處,而是將其納入教務處統一管理,具體則由教務處下屬...[繼續閱讀]
科研課題是大學教師在教學工作之余承擔的研究任務??梢哉f,科研課題的獲取級別與數量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一個高校的科研水平?;仡櫧ㄐv史可知,學校起步較晚,辦學層次起點較低,特別是教師學歷總體偏低,科研意識不強,使得...[繼續閱讀]
(一)教學科研設獎,成績蔚為可觀為表彰教師教學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學校決定開展教學成果獎的評選活動,獎勵的范圍是1989年以來在教書育人、教學改革、教學建設、教學管理等方面取得優秀成果的個人和集體(含教師、教學輔助人員...[繼續閱讀]
學校名為達縣師范??茖W校,即以培養鄉村中、小學師資為目標,所以在招生專業方面主要是以師范為主,在專業設置方面主要是以中學課程為參照,設置有中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等5個專業。為了培養政治、歷史學科師資,學校...[繼續閱讀]
1997年3月,學校在向省教委提交的匯報材料中指出:盡管“招生計劃逐年有所遞增”,生源情況也一直較好,但自1997年起,國家實行高校招生制度并軌,對學校的招生造成了一定的沖擊[1],這使得師專類院校面臨嚴峻的挑戰?!叭缭谡猩?、收...[繼續閱讀]
成人教育起源甚早,自新中國成立即進入興起與發展時期,然因“文化大革命”的影響,難以正常開展。自1978年我國進入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來,成人教育迅速恢復,蓬勃發展。1987年,國務院批轉了國家教育委員會《關于改革和發展成人教...[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