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2. 1 下封層應符合下列規定:1 在半剛性基層上應設下封層,在剛性基層上應設應力吸收層。當設改性瀝青應力吸收層時,可不再設封層。2 下封層宜選擇在干燥和較熱季節施工,最低施工溫度不低于10℃,嚴禁雨天施工。3 下封層宜采用...[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5. 2. 1 下封層應符合下列規定:1 在半剛性基層上應設下封層,在剛性基層上應設應力吸收層。當設改性瀝青應力吸收層時,可不再設封層。2 下封層宜選擇在干燥和較熱季節施工,最低施工溫度不低于10℃,嚴禁雨天施工。3 下封層宜采用...[繼續閱讀]
5. 3. 1 面層應符合下列規定:1 面層應具有平整、抗滑、耐久等特性,同時應有一定的降噪效果。2 面層宜采用兩層或三層式。3 上面層應選用優質混合料鋪設,并根據道路交通等級選擇。1)輕交通道路,宜選用密級配細型AC-F 混合料;2)中交...[繼續閱讀]
5. 4. 1 路面結構設計采用雙圓均布垂直荷載作用下的彈性層狀連續體系理論進行計算。5. 4. 2 路面設計采用雙輪組單軸載10. kN 作為標準軸載,各種車型的不同軸載應換算成標準軸載的當量軸次。應通過收集調查交通量并進行交通量預...[繼續閱讀]
5. 5. 1 改建路面應符合下列規定:1 改建道路結構設計應根據改建后的道路交通等級確定相應的技術標準。2 在原有路面上補強設計時,按改建路面設計。加寬、調整縱坡路段可視情況按新建或改建路面設計。加寬路段應考慮新老路基的...[繼續閱讀]
5. 6. 1 材料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 瀝青采用針入度較大、黏度較低、溫度敏感性小、應力松弛性能好的聚合物改性瀝青,同時要滿足夏季溫差變化大的要求。2 采用吸水率小的集料,粗集料的吸水率應小于2%。5. 6. 2 結構設計應符合下列...[繼續閱讀]
6. 1. 1 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應根據交通強度等級,結合當地氣候、水文、土質、材料、施工技術、環境保護等,通過技術經濟分析確定。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應包括結構組合與厚度、材料組成、接縫構造和鋼筋配置等。6. 1. 2 水泥混凝...[繼續閱讀]
6. 2. 1 材料性能和面層厚度的變異水平分為低、中和高三級。各變異水平等級主要設計參數的變異系數變化范圍應符合表6.2.1 的規定。表6.2.1 變異系數Cv的變化范圍續表6. 2. 2 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設計應以行車荷載和溫度梯度綜合作...[繼續閱讀]
6. 3. 1 路基、墊層和基層的設計應符合本標準第4 章的規定。6. 3. 2 面層宜采用設置接縫的普通混凝土。當面層板的平面尺寸較大或形狀不規則,路面結構下埋有地下設施,高填方、軟土地基、填挖交界段的路基等有可能產生不均勻沉降...[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