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50年代中期,我國民法學者以翻譯介紹蘇聯民法學研究成果為主,同時對我國民法的作用和調整對象、民事法律關系、時效制度、合同等問題進行了一些研究,在當時的法學刊物《政法研究》、《法學》上發表了...[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概況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50年代中期,我國民法學者以翻譯介紹蘇聯民法學研究成果為主,同時對我國民法的作用和調整對象、民事法律關系、時效制度、合同等問題進行了一些研究,在當時的法學刊物《政法研究》、《法學》上發表了...[繼續閱讀]
概況刑法學是我國法學領域中建立和發展較早的學科之一。50年代初期,我國法學界翻譯介紹了不少蘇聯的刑法學論著,并十分重視總結我國革命根據地時期和新中國成立以后司法工作的經驗,為創立具有我國特色的刑法學理論奠定了基...[繼續閱讀]
概況從新中國成立時起,人民政府就曾陸續發布過許多經濟法規。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全國人大、國務院先后發布了320多個重要經濟法律和經濟行政法規,有關部門還制訂了400多個經濟方面的規章,各級人民法院普遍開展了對經...[繼續閱讀]
概況我國刑事訴訟法學的研究起步較早。50年代初,在借鑒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家刑事訴訟理論和總結我國人民司法工作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法學界對我國刑事訴訟的原則、制度和刑事證據理論等進行了研究和討論,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以...[繼續閱讀]
概況長期以來,我國民事訴訟法學的理論研究同民事審判工作的發展狀況很不相稱。民事審判方面,新中國成立初期,先后制定了人民法院暫行組織條例(1951年)、人民法院組織法(1954年)等有關規定以及人民調節委員會暫行組織通則(195...[繼續閱讀]
概況經濟學是一門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學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學術界長期以來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經濟學稱作“政治經濟學”而把應用經濟學稱為“經濟學”。近幾年,經濟學逐漸成為各門類經濟學科的總稱。它包括理論經...[繼續閱讀]
十月革命以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經典著作陸續在我國翻譯出版。一些學者通過編著的形式介紹蘇聯經濟學界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到了40年代,用馬克思主義觀點來分析中國社會經濟關系的政治經濟學著作陸續出版。當時比較...[繼續閱讀]
生產力經濟學是1980年正式創立的理論經濟學。它的創立經歷了四個時期:1.醞釀時期(從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以李平心為代表的部分學者不滿足于長期進行的關于生產力構成因素的爭論,進而探索生產力的客觀性質和發展規律,為一門以...[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