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行政區劃。位于元朗以東,八鄉以西,坐落在三面環山的錦田平原上。錦田原名岑田。宋朝時,江西吉水縣人鄧符赴官任路過這里,見此地風景優美,便將家安于此地。1587年,新安遭旱災,鄧氏后代元勛捐谷千石,知縣邱體干尤為感激,想...[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香港行政區劃。位于元朗以東,八鄉以西,坐落在三面環山的錦田平原上。錦田原名岑田。宋朝時,江西吉水縣人鄧符赴官任路過這里,見此地風景優美,便將家安于此地。1587年,新安遭旱災,鄧氏后代元勛捐谷千石,知縣邱體干尤為感激,想...[繼續閱讀]
在港島與九龍市區之間,面積為6000公頃,寬度1.6至9.6公里的海港,吃水12米的遠洋船舶可以自由進出,可同時停泊150艘巨輪,是世界上3個最優良的天然港口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繁忙、最高效的海港之一。港口有3個出入口處:一是東邊入...[繼續閱讀]
島名。香港島嶼之一。位于港島西北部。東面隔藍巴勒海峽與葵涌相望,北面隔海為荃灣,東、南、西三面沿海為環形填海地。地勢南高北低。島上有谷地,大部分為丘陵地,南部的青峰海拔為334米。面積9.5平方公里,人口14.5萬。60年代以...[繼續閱讀]
島名,又名石匠島。位于九龍半島西面,在油麻地、旺角、深水埠的避風塘上。其北正對荔枝角、長沙灣。因島形如仰躺的船艇而得名。是維多利亞灣內3個島中最大的一個島。面積0.75平方公里。英國占據后,港府曾以此地作監獄,后改...[繼續閱讀]
島名。香港島嶼之一。位于銅鑼灣和灣仔間的燈籠洲對開海面。是香港內3個小島中的一個。英國占領此地后將其改為軍事基地,至二戰前,海軍移出該島。后海灣建有避風塘,筑起海堤,使該島與港島相連。...[繼續閱讀]
山名。又名大帽山。位于新界和九龍半島中部,呈東北——西南走向,主峰海拔958米,為香港最高峰。它與北面的大洋山、東南的草山、西南的針山和筆架山一起構成九龍半島和新界的地形骨干。在大霧山區,有蝴蝶地、相思林帶、古塔...[繼續閱讀]
山峰名。又名爛頭峰。位于大嶼山島西南部,處于塘福與昂坪之間。海拔934米,是大嶼山最高峰,在香港是僅次于大帽山的第二高峰。峰頂陡峻巍峨,是香港地區觀日出的勝處。該山有兩個山峰,主峰為鳳,副峰為凰,形如鳳凰相擁飛上云霄...[繼續閱讀]
山名。又稱扯旗山、維多利亞峰。此山最高峰海拔554米,為香港島最高點。香港夜景被列為世界“四大夜景”之一,觀看香港夜景的最好地點就在此山。站在此地,可觀香港島、九龍風光,其旁設有爐峰酒店。經過這里,入芬尼道,可游獅...[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