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時任浙江大學校長的竺可楨先生邀請著名氣象學家涂長望到浙大任氣象學教授。浙大的史地學系更是如虎添翼,聞名遐邇,并于1940年在浙大的臨時校址貴州遵義設立浙江大學研究生院史地研究所,開始招收研究生。這一年,葉篤正...[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939年,時任浙江大學校長的竺可楨先生邀請著名氣象學家涂長望到浙大任氣象學教授。浙大的史地學系更是如虎添翼,聞名遐邇,并于1940年在浙大的臨時校址貴州遵義設立浙江大學研究生院史地研究所,開始招收研究生。這一年,葉篤正...[繼續閱讀]
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已經進入了最后的反攻階段。在中國戰場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軍民和國民黨指揮下的正面戰場對日軍展開了局部反攻,其勢銳不可當。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先后登陸菲律賓、沖繩島,占領了通往日本的...[繼續閱讀]
1948年,32歲的葉篤正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博士學位。之前,他在歐美多家權威的學術雜志上發表了10余篇重要的研究論文。在氣象領域已小有名氣的他以其博士論文《大氣中的能量頻散》(On Energy Dispersion in the Atmosph...[繼續閱讀]
那時的中國的確太貧窮、太落后了,中國人也被欺負得太厲害了。這令葉篤正透不過氣來。對他來說,自己的祖國和民族飽受歧視,這是生命中最難承受的痛楚。這種傷痛是一生都難以愈合的。來到美國后,葉篤正憑借著扎實的理論知識...[繼續閱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消息傳到了大洋彼岸,無數海外學子為之振奮不已。此時,葉篤正收到了來自祖國的邀請信。這是時任政務院下屬的中央氣象局局長,也是葉篤正在浙江大學時的研究生導師涂長望先生受中國科學院...[繼續閱讀]
在拒絕了多家權威科研機構的盛情邀請后,葉篤正開始為回國而四處奔走。但是,當時美國社會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已經在美工作的留學人員,是不允許回到本國的,尤其是學習自然科學的更不行。那時又恰逢抗美援朝戰爭開戰在即,美國...[繼續閱讀]
“威爾遜總統”號行駛在一望無際的太平洋上。一個有著東方面孔、身材高大修長的青年正矗立在船頭,在他的身邊,站著一位同樣有著東方面孔的少婦。少婦的臉上洋溢著陽光般和煦的微笑,她把頭輕輕地靠在青年肩上,青年也輕輕地...[繼續閱讀]
回到祖國后,葉篤正立即找到時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趙九章和軍委氣象局局長涂長望,請求立即開始工作。這兩位都是我國杰出的氣象學家,一位是葉篤正在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大時的老師,一位是他在浙江大學時的碩士導師...[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