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人 物 > 郭沫若 > 列表
    郭沫若 共有 1875 個詞條內容

    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

        簡稱“文協”??谷諔馉幤陂g,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文藝界統一戰線組織。1938年3月27日成立于漢口。老舍、郭沫若、茅盾等45人為理事,老舍為總務部主任。出版機關刊物《抗戰文藝》;號召“文章下鄉”、“文章入伍”;組織作家戰...[繼續閱讀]

    郭沫若

    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

        1949年7月2日在北平開幕,7月19日閉幕。大會組成99人的主席團,大會代表共為824人,實際出席代表650人。會議的主要目的是總結經驗,交換意見,確定全國文藝工作的方針與任務,成立新的全國性的文藝組織,更好地運用文藝武器,為新的歷史...[繼續閱讀]

    郭沫若

    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簡稱“全國文聯”。全國各文學藝術團體的聯合組織。1949年7月2日第一次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召開,決定建立這一組織。它的任務是團結和動員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努力創作和學習,積極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指導群眾文藝,開...[繼續閱讀]

    郭沫若

    中華學藝社

        由留日學生發起組織的學術團體。前身為丙辰學社,創立于1916年12月5日,1917年4月正式出版社刊《學藝》。在《發刊辭》中,他們聲稱“以昌明學術,灌輸文明為宗旨”。1923年6月11日,丙辰學社改名中華學藝社。新社章表明:以研究真理、...[繼續閱讀]

    郭沫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中國人民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簡稱政協。1949年9月,在北平舉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制定了起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繼續閱讀]

    郭沫若

    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大會

        簡稱“和大”,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保衛世界和平的群眾性組織。由各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組成。1949年10月2日在北京成立。任務主要是:向全國人民報道世界保衛和平運動的各種活動,揭露帝國主義的戰爭陰謀;向世界人民傳達...[繼續閱讀]

    郭沫若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簡稱“左聯”,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文學團體。1929年秋,黨指示原創造社、太陽社和魯迅及在魯迅影響下的作家們聯合起來,以這三方面的人為基礎,成立革命作家統一組織。經過充分醞釀和籌備,1930年3月...[繼續閱讀]

    郭沫若

    中國共產黨

        中國無產階級政黨,以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最終目的是實現共產主義。1921年7月23日,各地共產主義小組選派代表在上海舉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黨的成立,陳獨秀...[繼續閱讀]

    郭沫若

    中國濟難會

        中國共產黨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建立的群眾性救濟組織。1925年9月20日成立于上海。宗旨是救濟一切為解放運動而死傷或入獄者及其家屬,發展世界各國被壓迫群眾的團結精神??倳O在上海,并先后在全國部分省市設立分會。...[繼續閱讀]

    郭沫若

    中國科技大學

        理工科綜合大學,1958年9月20日建于北京,由中國科學院主管,1970年遷至安徽合肥,1977年在北京成立研究生院,1978年創辦少年班,到1986年,全校設有13個系、42個專業。該校實行校、所、系結合的方針,讓科學家兼課,學生到研究所參加科學研...[繼續閱讀]

    郭沫若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