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三千多年前,四川南部的崇山峻嶺中就生活著一個神秘的古老民族,他們世代相傳行懸棺葬俗,把祖先的尸骨安葬在高高的懸崖上,歷史學家稱他們爲再僰人。他們曾參加過周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建立了戰功,被封爲“僰侯”,在今天...[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早在三千多年前,四川南部的崇山峻嶺中就生活著一個神秘的古老民族,他們世代相傳行懸棺葬俗,把祖先的尸骨安葬在高高的懸崖上,歷史學家稱他們爲再僰人。他們曾參加過周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建立了戰功,被封爲“僰侯”,在今天...[繼續閱讀]
始于殷商時期懸棺葬,是古代僰人的一種奇特葬俗,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現遺存的七具呈北鬥七星排列。巖上棺樁多已腐朽,留有盞窩,乃祭祀時點天燈所用。崖壁巖畫用礦物朱砂抹繪而成,分生活、生産、狩獵、徵戰、圖騰物等諸多類型...[繼續閱讀]
彝族是四川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彝族世代繁衍生息的雲貴高原和康藏高原的東南部邊緣地帶,群峰聳立,氣勢磅礴。有巍峨的大雪山、大小涼山、烏蒙山、哀牢山、無量山等山脈。其間有洶涌奔騰的大渡河、金沙江、雅礱江以及安寧...[繼續閱讀]
彝族是火的民族,火把節是彝族民族精神的象徵。相傳天上的恩梯古茲(彝族神話中的天神)派嘍啰到凡間危害衆生和莊稼,人們在支格阿魯(彝族神話中的英雄)率領下,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日這天用火把焚燒了害蟲,戰勝了天神。于是彝族人...[繼續閱讀]
彝族是火的民族,火把節是彝族民族精神的象徵。相傳天上的恩梯古茲(彝族神話中的天神)派嘍啰到凡間危害衆生和莊稼,人們在支格阿魯(彝族神話中的英雄)率領下,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日這天用火把焚燒了害蟲,戰勝了天神。于是彝族人...[繼續閱讀]
火把節是眼睛的節日,選美是最讓人目眩神迷的一個節日內容。彝族選美的歷史有三千多年,每逢火把節,千千萬萬彝族村寨都要選美女美男。選美發展到今天已是一種紀念,成爲對彝人的火把情結和古老文化傳統的繼承。...[繼續閱讀]
彝人以黃色爲美,姑娘以黃臉蛋爲美,故自古以蕎粉調糊狀擦臉,衣裙突出黃的色調。不論出不出太陽,下不下雨,在火把節裏,姑娘們撐著一把黃油布傘,在陽光透射下,臉被映襯的呈微黃色。女人們人人打傘,使整個山坡遠看成了“黃色世...[繼續閱讀]
火把節期間我還特地前往火把節發源地—普格縣。在容納兩萬人的“日都迪薩”火把廣場,四周滿山遍野坐著撐黃色油傘的人群觀看著鬥牛、賽馬、鬥鷄、鬥羊的比賽。寬廣的埸地中心,兩頭大牛對峙著;人們靜靜觀看著,忽地爆發出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