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征集口徑18.5厘米高38.5厘米底徑13厘米夾砂黃陶,敞口,束頸,鼓腹,平底,雙腹耳。黑彩,頸部飾回紋條帶,上腹部為辛店文化代表性紋飾雙勾紋,其上部繪兩只相向站立的似羊似犬的紋飾,圖案規整但又富有生活氣息。...[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蘭州市征集口徑18.5厘米高38.5厘米底徑13厘米夾砂黃陶,敞口,束頸,鼓腹,平底,雙腹耳。黑彩,頸部飾回紋條帶,上腹部為辛店文化代表性紋飾雙勾紋,其上部繪兩只相向站立的似羊似犬的紋飾,圖案規整但又富有生活氣息。...[繼續閱讀]
白衣寺塔建于明崇禎四年(1631年),塔高25.7米,由塔基、須彌座、覆缽式塔身、八角十二層樓閣式塔身及塔剎等五部分組成,是藏傳佛教建筑文化與中原文化完美的組合。寶塔歷經滄桑數百年,為再現古塔秀姿,1987年對白衣寺塔進行了再次...[繼續閱讀]
明崇禎五年(1632年)出自白衣寺多子塔塔剎高6.5厘米重57.5克簪首為金鑲玉,中心部位為一青白玉雕成的送子觀音,觀音懷抱一小兒坐于鰲背上,雙肩、足部有四枝燒藍金蓮蓬,寓意“連生貴子”。周圍飾累金絲片焊接的花葉枝蔓,葉片間綴...[繼續閱讀]
佛教在唐代傳入西藏,與西藏苯教融合成為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在我國藏、蒙、裕固等民族中傳播。佛教造像制作精良,工藝考究,風格受印度、尼泊爾的影響,在服飾、形象等方面與漢傳佛教造像多有不同,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