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圖 片 >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列表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共有 18 個詞條內容

    東陽竹編的藝術創新

        東陽竹編之所以能流傳千年而愈茂愈盛,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力,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藝人們在全面繼承其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堅持與時俱進,在題材、品類、用材、工藝、編織技法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不斷創新,取得了可喜成...[繼續閱讀]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東陽竹編代表作

        《八角描金挈盒》/《八角翻簧挈盒》(馬富進作)馬富進制作的《八角描金挈盒》馬富進(1860—1933),清末民國初年東陽竹編杰出代表,東陽傳奇式的著名匠師。他的作品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中國竹編近代史上的首枚獎牌。...[繼續閱讀]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現代竹編名藝人

        馬富進男(1860—1933),曾用名馬府君,東陽佐村區佐村鄉谷岱村人。十一歲學藝,竹編技藝超群,是清末民國初年東陽竹編杰出代表、著名匠師,創造了許多珍品杰作。他在五十歲時創作的竹編神像《魁星點斗》,造型生動,氣勢雄渾,色彩典...[繼續閱讀]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當代竹編藝術家

        徐經彬男,1939年2月出生于南市街道文祥村?,F為高級工藝美術師,長期從事竹編、木雕和毛絨玩具工藝品創作設計,精攻竹編器皿系列產品、竹藝園林裝飾及竹木結構裝飾壁畫的創新,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省級獎項。20世紀60年代以來...[繼續閱讀]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竹藝新秀

        樓浩彬、厲錦蘭夫婦和他們的竹根雕作品樓浩彬男,巍山鎮人。工藝美術師,金華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工藝協會會員,浙江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浙江省根藝學會常務理事。厲錦蘭女,橫店鎮人。工藝美術師,東陽工藝...[繼續閱讀]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東陽竹編之現狀

        歷史上,傳統的東陽竹編工藝主要分布在東陽的南部與北部地區,以北部地區為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20世紀60年代,東陽縣有竹編加工點七十三個,每個鄉鎮都有分布。90年代,東陽竹編工藝加工點數量銳減。近十多年來,隨著市內...[繼續閱讀]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技藝傳承

        在封建社會里,年輕人拜師從業,大多因為血緣裙帶關系。在自然經濟條件下,這種血緣化的傾向甚為明顯。是師傅,又同是父親、叔伯、岳父,如此這般,東陽竹編方能在技藝上代代相傳。這樣,也使學徒從藝起點高,這是有利于東陽竹編發...[繼續閱讀]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措施

        東陽市委、市政府相當重視搶救保護優秀的傳統工藝。21世紀以來,相繼下發﹝2002﹞1號、﹝2003﹞2號和56號文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保護民間工藝美術的政策措施:一、投入資金近千萬元,在2002年8月建成東陽市工藝精品館,原有大樓面積...[繼續閱讀]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