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圖 片 > 陜西影像 > 列表
    陜西影像 共有 191 個詞條內容

    社會主義改造勝利完成

        1953年,陜西進入社會主義改造和有計劃的經濟建設時期。1954年7月召開的中共陜西省第一次代表大會決定將工作重心進一步轉向工業建設,并積極加強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工作的領導。陜西省人民政府對民...[繼續閱讀]

    陜西影像

    交通大學遷至西安

        為支援西北建設事業,根據中央將沿海地區的一些高等院校遷到西安的統一部署,1955年國務院決定把交通大學由上海遷往西安。交通大學新校址選在西安市興慶宮遺址南側,占地1260畝。陜西人民熱烈歡迎交大遷往西安,在資源極其緊缺...[繼續閱讀]

    陜西影像

    紡織戰線上的一面旗幟——趙夢桃

        趙夢桃,原西北國棉一廠細紗車間擋車工,新中國第一代產業工人的優秀代表和時代典范。1951年,趙夢桃招工進入西北國棉一廠。她勤學肯干,工作中想方設法提高生產效率,積極響應廠黨委“擴臺擴錠”的號召,生產能力從200錠擴大到...[繼續閱讀]

    陜西影像

    銅川三里洞煤礦建成投產

        陜西煤炭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渭北和陜北地區。早在新石器時期,銅川地區的人民就開始采集一種煤精,雕制成“煤玉”裝飾品美化生活。近代以來,隨著隴海鐵路通車至西北,關中地區近代工業有所發展,對煤炭的需求量增加,以同官...[繼續閱讀]

    陜西影像

    慶安機器廠

        慶安機器廠是“一五”計劃期間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1955年在西安西郊動工興建,1957年正式建成投產。建廠之初代號114廠,主要研制生產飛機輔機產品,1956年8月成功試制生產第一個產品——飛機操縱桿。至1957年底,慶安機器...[繼續閱讀]

    陜西影像

    閻良“航空城”的建設發展

        1958年5月,國家決定在西安市附近的閻良鎮投資建設國營陜西機械廠(代號172廠),1966年底基本建成。工廠先后成功試制轟-6飛機、運 -7飛機等,成為生產軍用飛機、民用飛機、國外航空零部件和民用產品等的專業企業。1959年4月,中國飛行...[繼續閱讀]

    陜西影像

    農村體育運動蓬勃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關心廣大農村群眾的身心健康,積極組織農民開展各種體育活動。陜西從省到縣(區)先后建立起分管農村體育工作的部門。20世紀50年代初期,主要結合民兵訓練開展跑步、隊列、投彈、射擊等軍事體育活動。其...[繼續閱讀]

    陜西影像

    群眾文藝創作文化活動繁榮開展

        20世紀50年代末期,以詩歌為主的群眾文藝創作文化活動空前繁榮, 詩歌創作形式眾多,詩窗、詩棚、詩亭、詩歌堂等遍地開花,田間地畔、工廠車間也到處散布著詩壇。群眾創作熱情高漲,各種各樣的賽詩活動在全國各地廣泛開展。195...[繼續閱讀]

    陜西影像

    西安電影制片廠

        20世紀50年代,中央決定在西北建立電影生產基地,廠址選在西安大雁塔東側。1956年,西安電影制片廠開始籌建,1958年建成。建成初期,主要以拍攝新聞、紀錄片為主,1958年拍出了第一部新聞片《陜西簡報》(第一號),5月1日在西安平安電影...[繼續閱讀]

    陜西影像

    “每戶種一升核桃”

        商洛種植核桃的歷史悠久,據《洛南縣志》記載,早在1000多年前的漢代,當地就有百姓種植核桃。新中國成立后,為了提高群眾收入,發展山區經濟,中共商洛地委、專署1957年9月發出了《關于開展每戶種一升核桃的通知》,在全區掀起了種...[繼續閱讀]

    陜西影像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