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又名酥梨,原產安徽碭山,已有400余年的栽培歷史,是皖北、蘇北、豫東主栽品種。屬沙梨系統品種。果實性狀:果實大,一般單果重250克,大果達550克以上。果實近圓柱形或不正廣卵圓形。果梗中長,萼片多脫落,梗洼和萼洼均較...[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品種來源:又名酥梨,原產安徽碭山,已有400余年的栽培歷史,是皖北、蘇北、豫東主栽品種。屬沙梨系統品種。果實性狀:果實大,一般單果重250克,大果達550克以上。果實近圓柱形或不正廣卵圓形。果梗中長,萼片多脫落,梗洼和萼洼均較...[繼續閱讀]
品種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1956年以蘋果梨×茌梨雜交育成,1969年定名。果實性狀:果實呈圓形。果個大,平均果重280克,大者可達400~500克。果皮較厚,果面黃綠色,多蠟質,不光滑,果點大而多,明顯,萼片宿存。果肉白色,果心小...[繼續閱讀]
品種來源:原產日本新瀉縣。又名三吉梨,19世紀末從朝鮮引入我國膠東半島。果實性狀:果實大型,平均單果重390克,大果500克以上。果實卵圓形或近扁圓形,果肩斜,果梗粗長,梗洼狹淺,宿萼,萼洼淺廣。果皮厚,暗銹褐色,粗糙,果點大而密...[繼續閱讀]
品種來源:日本岡山縣龍井種苗株式會社以二十世紀×今村秋雜交育成,1982年命名。果實性狀:果實扁圓形;果實大型,平均單果重415克,果個過大者或樹勢衰弱時果形不正。果皮黃褐色,果點較小,中密,果面較光滑。套袋果果皮淡黃色,果點...[繼續閱讀]
品種來源:原產于山東省平邑縣天寶山山區,可能是由萊陽茌梨的接穗經嫁接后變異而來。已有200多年的栽培歷史。果實性狀:經長期栽培,果實性狀有差異,分為青皮槎、黃皮槎、酸皮槎和子母槎等4個品系。以青皮槎品質最佳,果實中大...[繼續閱讀]
品種來源:日本育成。果實性狀:果實卵圓形或長圓形,果形較正。果實大型,單果重250~270克,大者300克以上。果皮黃褐色,果點較小、中密,果面較光滑。套袋果果皮淡黃褐色,果點不明顯,無銹斑。果梗粗、中長,著生牢固,梗洼狹、中深...[繼續閱讀]
品種來源:日本育成。果實性狀:果實扁卵圓形,果形較正。果實大型,平均單果重280克,大者320克以上。果皮綠褐色,果點較大、密、明顯,果面較光滑;套袋果果皮黃褐色,果點不明顯,無銹斑。果梗粗、中長,著生牢固,梗洼中深、中廣,萼片...[繼續閱讀]
品種來源:韓國1991年從新高梨的枝條芽變中選育成的梨新品種(SUISHO)。果實性狀:果實圓形或扁圓形,果形端正,平均單果重300克,大果重850克,大小較整齊。果實生長前期為深綠色,近成熟時逐漸轉乳黃色,果皮薄,外觀晶瑩光亮。套袋果果...[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