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亞歷山大·帕森斯·馬丁(丁韙良)。傳教士。生于印第安納州利沃尼亞(Livonia)。1846年畢業于印第安納大學。隨即在新奧爾巴尼長老派神學院研究神學(1846—1849)。畢業后被印第安納州塞勒姆的長老會委任為牧師。1850年赴中國,定...[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威廉·亞歷山大·帕森斯·馬丁(丁韙良)。傳教士。生于印第安納州利沃尼亞(Livonia)。1846年畢業于印第安納大學。隨即在新奧爾巴尼長老派神學院研究神學(1846—1849)。畢業后被印第安納州塞勒姆的長老會委任為牧師。1850年赴中國,定...[繼續閱讀]
物理學家。生于密歇根州安阿伯(AnnArbor)。幼時隨父母回中國,并在中國接受初、中等教育。1956年移居美國深造。1959年畢業于密歇根大學,1962年獲博士學位。后在西歐原子核研究中心(瑞士)工作(1963—1964),旋赴哥倫比亞大學執教(1964—...[繼續閱讀]
內戰初期在里士滿以東半島地區進行的一系列戰事。南部同盟軍司令羅伯特·愛德華·李將軍率部10.8萬人于1862年6月26日向聯邦軍司令麥克萊倫指揮的10.5萬人軍隊發起進攻。經過梅坎尼克斯維爾戰役(6月6日)、蓋恩斯磨坊之戰(27日)、...[繼續閱讀]
歐洲國家爭奪領土、殖民地和商業霸權的戰爭。在北美殖民地被稱為“法國-印第安人戰爭”。英國、普魯士、漢諾威為一方,法國、俄國、奧地利、西班牙、瑞典、薩克森為另一方。在歐洲戰場,普魯士戰勝奧地利,于1863年簽訂了《胡...[繼續閱讀]
北美殖民地時期一種按人頭授予土地的制度。英屬北美各殖民地為解決勞動力不足,鼓勵人們移居北美。1618年由弗吉尼亞首創,馬里蘭和南、北卡羅來納業主相繼采用,逐步在大部分英屬北美殖民地推行此制。規定授予每一移民以50—...[繼續閱讀]
亦稱“人口稅”。在美國對個人征收的一種直接稅。稅額固定,人人相等,不以財產或收入計算。美國的人頭稅一般用于非收益目的。殖民地時期即征收過此稅。十九世紀,大部分州也征收此稅。內戰結束后,南部諸州把征收人頭稅作為...[繼續閱讀]
在政治學中,意即“人民擁有統治的權利”,由英國的洛克和法國的盧梭等人倡導,在美國最初表述于《獨立宣言》中。在美國歷史上,特指領地居民有權自行決定奴隸制存廢問題這一解決南、北雙方關于領地奴隸制爭端的原則。故又譯...[繼續閱讀]
邪教組織。1955年由瓊斯(JamesWarremJones,1931—1978)創立。瓊斯自稱維護下層人民的權利,但在組織內實行集權獨裁。1965年瓊斯將教派成員遷至舊金山(圣弗蘭西斯科)北部的尤凱亞(Ukiah)。七十年代遷至圭亞那,建一公社,稱“瓊斯敦”(Jone...[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