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水生植物凈化受污染的水體環境已經有很長時間的歷史。最早利用水生植物凈化污水要數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香蒲沼澤地的污水處理系統,總體上對磷的去除率可達68%,到目前已經運行了80多年(Christopher等,1997)。隨著水體污染的加劇...[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利用水生植物凈化受污染的水體環境已經有很長時間的歷史。最早利用水生植物凈化污水要數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香蒲沼澤地的污水處理系統,總體上對磷的去除率可達68%,到目前已經運行了80多年(Christopher等,1997)。隨著水體污染的加劇...[繼續閱讀]
3.3.1.1 蘆葦屬(PhragmitesAdans)多年生水生或濕生的高大禾本科草本植物,生長在灌溉溝渠旁、河堤沼澤地等。蘆葦的植株高大,地下有發達的匍匐根狀莖。莖稈直立,稈高1~3m,直徑1~2cm,節下常生白粉。葉鞘圓筒形,葉端漸尖,無毛或有細毛...[繼續閱讀]
菱屬(Trapa):一年生浮水或半挺水草本。根二型:著泥根細長,黑色,呈鐵絲狀,生水底泥中;同化根、不定根是由托葉邊緣演生而來,生于沉水葉葉痕兩側,對生或輪生狀,呈羽狀絲裂,淡綠褐色,不脫落。莖常細長柔軟,分枝,出水后節間縮短。葉...[繼續閱讀]
3.3.3.1 青萍(Lemnaminor)青萍是浮萍科的一種代表植物,分布廣泛。浮萍科植物是一類漂浮或沉水的水生被子植物,幾乎全是無性繁殖,該科植物包括4個屬,28個種,分布幾乎遍布全世界溫暖地區,多生于沼池、湖泊或靜水中。該科植物是漂浮...[繼續閱讀]
3.3.4.1 金魚藻(Ceratophyllumdemersum)金魚藻科金魚藻屬、多年生草本沉水性水生植物,別名細草、魚草、軟草。金魚藻是多年生沉水草本;莖長40~150cm,平滑,具分枝。葉4~12輪生,1~2次二叉狀分歧,裂片絲狀,或絲狀條形,長1.5~2cm,寬0.1~0...[繼續閱讀]
水生植物修復目前被廣泛地應用于水體富營養化的治理和生態修復中,無論是大型湖泊還是小型河道的治理中均能見到水生植物的身影。利用水生植物進行水體的修復中要遵循地域性、可行性、景觀性、經濟性以及不造成生態入侵為...[繼續閱讀]
修復系統磷濃度對青萍和紫萍葉狀體數目相對變化的影響如圖4.1、圖4.2所示。在所設計的磷濃度范圍內,兩種浮萍葉狀體數目的相對變化均呈增加的趨勢。在修復系統磷濃度為0.2~5mg/L(特別是0.5mg/L)時兩種浮萍葉狀體數目相對增長的...[繼續閱讀]
生長在磷濃度5mg/L、0.5mg/L、0.2mg/L的水體中兩種浮萍的POD活性均低于生長在磷濃度為0.01mg/L和50mg/L的水體中浮萍的POD活性(圖4.5、圖4.6)。POD是涉及到植物生長、發育以及代謝等的一類酶,它們影響植物體內木質素和乙烯的合成、IAA的分...[繼續閱讀]
關于模擬水體磷濃度對兩種浮萍葉綠體色素的影響如圖4.11、圖4.12所示。兩種浮萍葉綠體色素的含量均是生長在磷濃度為0.5mg/L的培養液最高。葉綠體色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其含量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能力的重要標志...[繼續閱讀]
磷濃度為0.01~50mg/L水體中生長的紫萍,其葉狀體葉肉細胞和葉綠體的超微結構都很好(圖4.14),只是磷濃度為0.01mg/L模擬水體中生長的紫萍葉狀體的葉肉細胞發生了輕微的質壁分離。所有條件下生長的紫萍葉狀體細胞周圍積聚了很多的葉...[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