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物質文明史首先是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的,這一時代最大的進步就在于人類掌握了用黏土燒制陶瓷的技術,從而使得人們對自然界原材料的運用超越了直接使用,開始了加工使用。這種技術上的進步大大加快了人類文明的進展。新石...[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人類物質文明史首先是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的,這一時代最大的進步就在于人類掌握了用黏土燒制陶瓷的技術,從而使得人們對自然界原材料的運用超越了直接使用,開始了加工使用。這種技術上的進步大大加快了人類文明的進展。新石...[繼續閱讀]
炻器是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間的一種陶瓷制品。炻器與陶器相比,陶器的燒成溫度要比炻器低,雜質也多,陶器的器型比炻器粗糙、物理化學性能也比炻器低很多,還會含有重金屬。而與瓷器相比,炻器的坯體稍厚,口沿圓潤,不像瓷器那樣要...[繼續閱讀]
炻器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和良好的熱穩定性,具有抗沖擊、抗無機酸等特點,很適合機械化洗滌,并能順利地實現從冰箱到烤爐的溫度急變,在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備受青睞。1.機械強度較高的機械強度是炻器的重要性能之一,也是廣...[繼續閱讀]
炻器產品渾厚大方,造型美觀時尚,釉面豐富,質地致密,鉛、鎘溶出量低于國家標準。坯體致密、燒結程度好,這一點已很接近瓷器。但它還沒有完全?;?仍有3%以下的吸水率。炻器對原料純度的要求不及瓷器那樣高,原料取給容易,并且...[繼續閱讀]
在我國的陶瓷產業中,炻器的生產規模和產量已經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的山東、江蘇、湖南等陶瓷產業基地就興起了生產炻器的熱潮。進入21世紀以來,在陶瓷產業中,炻瓷產品成為了支柱品種,湖南醴陵、江蘇...[繼續閱讀]
黏土類原料是日用炻器泥料中的主要原料之一。它是一種含水鋁硅酸鹽礦物,是由地殼中含長石類巖石經過長期風化與地質作用而生成的。我國各炻器生產基地所使用的黏土原料,如焦寶石、蘇州土、清遠泥、北海泥、界牌泥、東湖泥...[繼續閱讀]
(一)石英在炻器中的作用在炻器生產中,石英的用量一般占原料總量的30%左右,它在炻器原料中作為瘠性原料有調節塑性的作用,可以降低坯體收縮和變形,并有助于加速干燥過程。石英的成分是SiO2,它是陶瓷坯料中的主要成分。在高溫時...[繼續閱讀]
在炻器生產中長石質原料的用量泥料一般為5%~35%,但釉料中的長石用量較高。(一)長石的種類長石是鉀、鈉、鈣的鋁硅酸鹽,按其化學成分和結晶情況可分為四種:鉀長石(K2O·Al2O3·6SiO2)、鈉長石(Na2O·Al2O3·6SiO2)、鈣長石(CaO·Al2O3·2SiO2...[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