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簡稱ISO)是一個全球性的非政府組織,是國際標準化領域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織。ISO的宗旨是促進全球范圍內的標準化及其有關活動,以利于國際間產品與服務的交流,以及在知識、科學...[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簡稱ISO)是一個全球性的非政府組織,是國際標準化領域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織。ISO的宗旨是促進全球范圍內的標準化及其有關活動,以利于國際間產品與服務的交流,以及在知識、科學...[繼續閱讀]
1.2.1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起源與發展歷程1979年,一個新的ISO技術委員會被批準成立,即ISO/TC176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秘書國為加拿大。成立之初共有20個成員國(P—成員)以及14個觀察員國(O—成員);如今P—成員國已經增加到...[繼續閱讀]
1.3.1 PDCA循環是各管理體系形成的理論核心PDCA循環是被譽為“現代質量管理之父”的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Dr.W.EdwardsDeming)在總結前人基礎上提出的質量改進思路與方法,也稱為“戴明環”或“持續改進螺旋”,起初描述為PDSA,即Pla...[繼續閱讀]
基于以下理由將ISO9000:2005《質量管理體系基礎術語》作為一個非管理體系(認證)標準來加以研討:(1)該標準(當然包括更早的版本)所闡述的八項質量管理原則不僅適用于質量管理體系,也適用于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以及食品安全管理體...[繼續閱讀]
〖標準原文〗3.1.1 質量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注1:術語“質量”可使用形容詞,如差、好或優秀來修飾。注2:“固有的”(其反義是“賦予的”)是指本來就有的,尤其是那種永久的特性。3.1.2 要求明示的、通常隱含的或必須...[繼續閱讀]
由于ISO9000系列管理體系標準是在原來諸多的質量管理方法和系統基礎上整合出來的,許多諸如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質量改進(質量管理的“四大金剛”)的傳統概念已經根深蒂固,在實施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時有必要弄清楚...[繼續閱讀]
2.4.1 八項質量管理原則的產生歷程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全球質量管理領域中,逐步形成了多個具有廣泛影響的質量管理指導性原則、理念和方法,比如全面質量管理中的“三全管理”(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全員的質量管理、全企業的...[繼續閱讀]
2.5.1 對文件及其內涵的理解2.7.1 文件的價值文件能夠溝通意圖、統一行動,其使用有助于:a)滿足顧客要求和質量改進;b)提供適宜的培訓;c)重復性和可追溯性;d)提供客觀證據;e)評價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持續適宜性。文件的形成本...[繼續閱讀]
2.8.1 質量管理體系過程的評價評價質量管理體系時,應當對每一個被評價過程提出如下四個基本問題:a)過程是否已經被識別并適當規定?b)職責是否已被分配?c)程序是否得到實施和保持?d)在實現所要求的結果方面,過程是否有效?綜合上...[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