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廠工作中要認真學習和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執行國家相關法規,做好調查研究,在選廠主管部門的統一部署下,進行統籌考慮,完成給水排水條件的選擇工作。(1)在選擇水源時,不能與農業爭水,并注意附近工農業和城市用水的協作...[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在選廠工作中要認真學習和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執行國家相關法規,做好調查研究,在選廠主管部門的統一部署下,進行統籌考慮,完成給水排水條件的選擇工作。(1)在選擇水源時,不能與農業爭水,并注意附近工農業和城市用水的協作...[繼續閱讀]
準備工作主要內容如下:(1)選廠前應認真學習和領會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及主管部門對該廠建設的指示。(2)認真研究設計任務書,了解擬選廠地區工廠規模、品種、工藝流程、車間組成、主要設備、建設時間及近期和遠期的劃分等。...[繼續閱讀]
收集的資料一般包括下列內容:1.3.1.1氣象資料(1)氣象站:氣象站的位置、地面及風速儀標高,建站年月。(2)氣溫:歷年逐月平均氣溫,最高、最低氣溫及出現日期。(3)濕度:歷年逐月平均相對濕度、絕對濕度,最大、最小相對濕度及出現日期...[繼續閱讀]
在研究現有資料的基礎上,再進行現場踏勘和調查。在調查時應注意對當地群眾特別是老年人的訪問工作。1.3.2.1地下水調查A地面調查在第四紀地層的地區調查地下水時,應注意地貌與第四紀地層的關系,了解階地數量、類型,階地和河...[繼續閱讀]
1.3.3.1排水條件調查排水條件調查主要內容包括:(1)踏勘總排水溝、排水口的地形、地貌和地質情況。(2)農田灌溉情況(見本書第1、3、4章有關各節)。(3)察看污水處理設施的位置。(4)綜合利用情況。(5)防內澇水位的確定。1.3.3.2排洪條件...[繼續閱讀]
農田調查主要內容包括:(1)農田畝數(廠區附近或與水源排水有關的農田)、已灌溉畝數、計劃灌溉畝數,作物種類,每畝用水量,需水時間。(2)現有灌溉水源、取水方式和使用情況。(3)現有灌溉系統,灌溉水量,水渠分布。(4)現有灌溉水質及...[繼續閱讀]
鄰近企業和城市現有給水排水設施調查主要內容包括:(1)取水地點、取水方式、取水量、凈化設施和貯水設施。(2)排水系統、總排水溝布置、排出口位置、排水量和排出水質以及廠區雨水計算公式。(3)排洪計算公式、排洪溝布置和斷...[繼續閱讀]
建設條件調查主要內容包括:(1)當地主要建筑材料、管材、設備及其供應情況和價格。(2)當地凈水和消毒藥劑供應情況和價格。(3)當地施工條件,包括施工力量、施工機械和交通運輸等。(4)當地電費、水費。...[繼續閱讀]
生產用新水量隨著給水系統的不同而不同。對于生產中間接冷卻水用戶,可在現場踏勘的基礎上,根據當地的具體條件和水源條件(水源水量、水質、與廠區距離和標高差等),通過方案比較,確定采用工藝先進、節能、成熟可靠的給水系...[繼續閱讀]
生活用水量可根據本廠職工和家屬人數以及可能供給附近城鎮居民的人數,按國家現行“生活用水量標準”(見《室外給水設計規范》)進行計算。如有某些生產設施(如機修、檢驗)等使用生活用水,則應加上這部分水量。...[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