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角洲以墾利縣寧海為軸點,北起套爾河口,南至淄脈河口,呈向東撒開的扇狀地形,海拔高度低于15米,是中國最年輕的陸地?,F代黃河三角洲是1855年以來黃河沖積作用形成的沖積扇。1855年以后,黃河在山東利津縣以下沖積成三角洲...[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黃河三角洲以墾利縣寧海為軸點,北起套爾河口,南至淄脈河口,呈向東撒開的扇狀地形,海拔高度低于15米,是中國最年輕的陸地?,F代黃河三角洲是1855年以來黃河沖積作用形成的沖積扇。1855年以后,黃河在山東利津縣以下沖積成三角洲...[繼續閱讀]
包括東營和濱州兩市全部以及與其相毗鄰,自然環境條件相似的濰坊北部寒亭區、壽光市、昌邑市,德州樂陵市、慶云縣,淄博高青縣和煙臺萊州市。共涉及6個設區市的19個縣(縣級市、區),總面積2.65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的六分之一。20...[繼續閱讀]
(一)土地資源優勢突出土地后備資源得天獨厚,目前區內擁有未利用地近800萬畝,人均未利用地0.81畝,比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平均水平高近45%。未利用地集中連片分布,其中鹽堿地270萬畝,荒草地148萬畝,灘涂212萬畝,另有淺海面積近1500萬畝...[繼續閱讀]
《規劃》要求,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建設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以資源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改善為主線,著力優化產業結構,著力完善基礎...[繼續閱讀]
全國重要的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高效利用區域優勢資源,推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加強以國家重要濕地、國家地質公園、黃河入??跒楹诵牡纳鷳B建設與保護,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機統一,為全國高效生態經濟發展...[繼續閱讀]
近期目標。到2015年,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節能減排成效顯著;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循環經濟體系基本形成;基礎設施趨于完善,水資源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明顯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得到加強,人民生活質量大幅提升;本地區人均GDP翻一番,達到...[繼續閱讀]
優化空間布局:統籌考慮生態保護、經濟布局和人口分布,優化空間結構,形成核心保護區、控制開發區和集約開發區合理分布的總體框架,其中集約開發區要依托“四點”,建設“四區”,打造“一帶”?!八狞c”,即東營、濱州、濰坊港...[繼續閱讀]
(一)人均GDP高于全省,但是總量占比出現下滑表1—1顯示相對于《規劃》實施前人均GDP指標增長波動大的特點,《規劃》實施后人均GDP增長較快,并且比較平穩,2010年與2011年分別增長13.5%與14.6%。受石油資源豐富及人口密度較低等因素的影...[繼續閱讀]
2011年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農民人均純收入9637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95元,并且從2008年到2011年,這一領先優勢在逐漸增大,見表1—4。其主要原因是該地區第一產業附加值較高,高效生態畜牧、果蔬種植發達。以壽光蔬菜、萊州玉...[繼續閱讀]
(一)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拉動黃河三角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穩步提高。黃河三角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情況近幾年有較大幅度提高,由2007年的1762.7億元,提高到2011年的3910億元。和全省總量的比值,中間雖有波動,但總體上由14.1%提高...[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