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作為一種資源,主要表現在水量、水質和水能三個方面。自然界的水雖然很多,但大部分不能直接用于生活和工業、農業等生產。從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生態平衡的角度看,一般不宜動用靜態儲水,而適宜取用逐年可以得到恢復和更新...[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水作為一種資源,主要表現在水量、水質和水能三個方面。自然界的水雖然很多,但大部分不能直接用于生活和工業、農業等生產。從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生態平衡的角度看,一般不宜動用靜態儲水,而適宜取用逐年可以得到恢復和更新...[繼續閱讀]
我國降水量和水資源量年際變化懸殊和年內高度集中的特點,給開發利用水資源帶來了困難,同時又成為水旱災害頻繁發生的根本原因。據史料記載,從公元前206年(西漢初)到公元1949年的2155年間,我國共發生過較大的水災1029次,較大的旱...[繼續閱讀]
(一)水能是再生能源地球上江河湖海的水在太陽輻射作用下,蒸發到空中,并隨氣流運動。在一定條件下,水汽凝結下降為雨或雪(地球引力作用),再回到江河湖海。這就是自然界的水在大氣中的循環,所以水能是一種再生能源。而火電站...[繼續閱讀]
(一)豐富的水能資源我國幅員遼闊,江河縱橫,湖泊眾多,水能蘊藏量極為豐富。但在水能總蘊藏量中,有一部分是不能開發的,如開發利用時的水量損失和水頭損失、發電過程中的機械能損失、地質條件不合適等,可開發水能資源僅占總蘊...[繼續閱讀]
我國的第一座水電站——云南石龍壩水電站建成于1912年??谷諔馉帟r期,雖在內地建設了一些水電站,但都是規模極小的水電站,僅在日本侵占東北時期,修建了豐滿(未全部建成)和水豐(在中朝邊境鴨綠江上,與朝鮮合建)兩座大型水電站...[繼續閱讀]
20世紀70年代,根據我國能源開發規劃,有關部門提出了開發10個水電基地的設想,即在那些水力資源豐富、開發條件良好的河流或河段上,比較集中地開發建設10個大型水電基地,作為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的骨干電源,以后又增加2個水電基地...[繼續閱讀]
水利工程中的建筑物稱為水利工程建筑物,簡稱水工建筑物。水工建筑物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分類。(一)按建筑物的用途分類(1)擋水建筑物。用以攔截河水、壅高水位或形成水庫的建筑物,如各種閘、壩和堤防等。(2)泄水建筑物。用以宣...[繼續閱讀]
為了綜合利用水資源,往往要將幾種不同用途的水工建筑物集中修建在一起,各建筑物協同運行,控制和支配水流,發揮綜合效益,這種水工建筑物的有機綜合體稱為水利樞紐。一般的水利樞紐均包括擋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和取水建筑物...[繼續閱讀]
水工建筑物一般都在水的作用下工作。因受水的作用和影響,水工建筑物與其他建筑物相比有以下特點。1.工作條件的復雜性水作用于水工建筑物將產生各種作用力,對其工作條件不利。建筑物擋水時,作用有靜水壓力、浮托力、風浪壓...[繼續閱讀]
為了遵循水利工程建設的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使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與其造價的經濟合理性適當地統一起來,要對水利樞紐及其組成建筑物進行分等分級。即先根據樞紐工程的規模、效益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將水利樞紐分等;然...[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