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陶和瓷的總稱,是一種人類生產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制品,它在人類生產的歷史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傳統上,陶瓷的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為主要原料與其他天然礦物原料經過適當的配比、粉碎、成型并在高溫焙燒情...[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陶瓷”是陶和瓷的總稱,是一種人類生產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制品,它在人類生產的歷史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傳統上,陶瓷的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為主要原料與其他天然礦物原料經過適當的配比、粉碎、成型并在高溫焙燒情...[繼續閱讀]
在中國的科技發展史上,除了“四大發明”,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陶瓷了。我國的陶瓷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的成就,它在我國的文化和工藝史上都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一)陶器的起源和演變陶器是人類最早的手工業制品,陶器的產生...[繼續閱讀]
陶瓷工業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首先,陶瓷是人民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日用品,幾千年來一直是人類用以生活的主要餐具、茶具和容器。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形勢下,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陶瓷制品必然面臨對...[繼續閱讀]
20世紀的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然而陶瓷這一傳統工業與其他新興工業比,發展則比較緩慢。究其原因主要是陶瓷的組成一結構—性能之間的關系非常復雜,加上傳統技藝上的壟斷與保守,同時,高能...[繼續閱讀]
1.賀宗武淺談我國陶瓷的歷史與現狀及其發展趨勢[J].景德鎮陶瓷,2001,11(3):6~102.余磁.試論陶瓷裝飾藝術的新發展[J].中國陶瓷,2002,38(4):53~543.王家勝.生態抗菌陶瓷與無機抗菌劑發展概況[J],新材料產業,2007,(1):49~524.趙英娜,姚宗銀.納...[繼續閱讀]
陶瓷材料制品由多相的無機非金屬材料所構成,所用原料大部分是天然的礦物原料或巖石原料,其中多為硅酸鹽礦物。礦物指的是自然化合物或是自然元素,是地殼經過各種物理作用的產物,具有均質化學組成,呈晶體狀態存在,并以具有...[繼續閱讀]
通常,陶瓷原料的分類是根據不同的工藝特性、傳統習慣及原料性質等不同角度進行的。綜合起來,有如下幾種分類方法:①根據原料的工藝特性分為:可塑性原料、非可塑性原料(也稱瘠性原料)和熔劑性原料。②根據原料的用途分為:瓷...[繼續閱讀]
(一)黏土的成因地球外殼的主要成分為硅酸鹽,從地表至地下15km處的地層幾乎是由各種硅酸鹽礦物構成,其平均成分如下:SiO259.1%、Na2O3.8%、MgO3.5%、Al2O315.4%、K2O3.1%、Fe2O36.9%、TiO21.1%、CaO5.1%、P2O50.3%。由此可見,地殼中的硅酸鹽大致為堿類...[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