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宗指西方凈土的信仰。日本學者鐮田茂雄曾說,劍川石寶山的沙登村西箐口的一處崖石上刻有佛像,佛座下有造像記。該造像記的最后,書有“緣敬造彌勒佛、阿彌陀佛、圀王天啟十一年七月廿五日題記”。豐祐天啟年間為840—859年...[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凈宗指西方凈土的信仰。日本學者鐮田茂雄曾說,劍川石寶山的沙登村西箐口的一處崖石上刻有佛像,佛座下有造像記。該造像記的最后,書有“緣敬造彌勒佛、阿彌陀佛、圀王天啟十一年七月廿五日題記”。豐祐天啟年間為840—859年...[繼續閱讀]
禪宗,已經可見于張勝溫繪《梵像卷》和《大理國淵公塔之碑銘并序》。張勝溫繪《梵像卷》第42至第55開通過運用重復法說明畫面間聯系來表現了云南禪宗譜系:迦葉—阿難—達摩等中土六祖(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宏忍、慧能...[繼續閱讀]
所謂教宗,指天臺、華嚴、唯識等偏于經教義理的中國佛教宗派。云南可以找到天臺、華嚴等宗在云南流行過的證據。1.華嚴宗張勝溫繪《梵像卷》第63至67開為釋迦牟尼佛會圖。圖中佛踞獅子座,作說法印。佛的左右分別為文殊和普賢...[繼續閱讀]
由張勝溫繪《梵像卷》可以看出,卷內所題密教諸尊如毗盧遮那佛、大日遍照佛、十一面觀音、大黑天神、訶梨帝母、蓮花部母等,都是漢傳佛教中慣用的密教譯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在云南發現的南詔、大理國寫經中,《通用啟...[繼續閱讀]
南詔、大理時期傳入云南的漢語系佛教有漢地顯宗和密宗,由于漢地密宗主要表現為大黑天神和北方天王信仰,缺乏系統而又完整的佛教密教義理思想,因此漢語系佛教初傳時期的佛學思想,主要是指漢地顯宗的佛教義學思想。除了《大...[繼續閱讀]
雄辯元代將漢傳佛教傳入云南的第一人,當推雄辯法師。雄辯是昆明人,俗姓李?!吧偈聡鴰煑钭釉?為上足弟子”①,所學為南詔、大理國以來的佛教義理。元世祖攻破大理的第二年(1254年),他從云南去了內地,在之后的25年里,接連拜了...[繼續閱讀]
漢傳佛教元代再次傳入云南后,僧人中涌現出不少求法高僧。他們云游四方,四處拜師求學,在悟道嗣法后往往又返回云南,促進了元代云南佛教的發展,讓其與內地的發展保持大致同步的水平。而且由于上層統治者的支持,云南的漢傳佛...[繼續閱讀]
至少在宋代,漢傳佛教的顯教寺院就已分為禪、教、律三類。元人劉仁本在《送大璞玘上人序》中說:“佛宗有三,曰禪、曰教、曰律。禪尚虛寂,律嚴戒行,而教則通經釋典,作其筌蹄者也?!雹佟对贰め尷现尽芬舱f:“天下寺院之領于...[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