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人民世代生活在富饒美麗的海南島,是幅員遼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和諧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的一員。黎族和其他55個兄弟民族一樣,為偉大的中華民族的形成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并和他們一起共同創造了絢爛多彩、源遠流長...[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黎族人民世代生活在富饒美麗的海南島,是幅員遼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和諧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的一員。黎族和其他55個兄弟民族一樣,為偉大的中華民族的形成作出了獨特的貢獻,并和他們一起共同創造了絢爛多彩、源遠流長...[繼續閱讀]
一、族稱黎族的族稱,有其發展演變的過程。在周秦時期的古籍中已有關于黎族先民的零星記載,先后有“雕題”“儋耳”“離耳”“穿胸民”“貫胸國”,等等。漢代以后,被泛稱為“駱越”“蠻”“蠻夷”“俚”“僚”,或與“俚僚”...[繼續閱讀]
一、人口分布據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統計,全國黎族共有人口117.7457萬人,其中海南省有117.22萬人,占其總人口的90%以上,其余的散居于浙江省(1640人)、湖南省(862人)、江蘇省(738人)、湖北省(706人)、北京市(343人)、江西省(301人...[繼續閱讀]
一、唐虞至南北朝建制據清道光明誼等修《瓊州府志·沿革》記載,唐虞時代,海南島為南交之地。夏商周三代,海南島為揚越之南裔。秦時,海南島為象郡之外徼。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庚午十月平南越,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辛未...[繼續閱讀]
黎族居住的海南島中南部,其東南濱海與西沙群島相望,西北部瀕臨北部灣,東接萬寧市和瓊海市,北靠儋州市、澄邁縣和屯昌等縣,最南部為三亞市的鹿回頭村。地理位置很重要,控制著我國南部沿海的交通,在國防和經濟上都占有重要地...[繼續閱讀]
一、語言黎語,黎族人民使用的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黎語支。主要流行于中國海南省。分哈、杞、潤(亦寫作“本地”)、美孚和賽(亦寫作“臺”或“加茂”)等5個方言、8個土語。前4個方言語音基本一致,賽方言與前4個方言的語...[繼續閱讀]
1952年4月20日,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委員會(專署級)成立,趙光炬(漢族)任第一書記。同年7月1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準,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王國興(黎族)任主席,自治區轄樂東、白沙、保亭、瓊中、東方5縣。府治...[繼續閱讀]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黎族人民經過生產實踐,逐步形成了以畜耕農業為主,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采集業和狩獵為輔的生產方式。部分地區還發現了帶有濃郁原始社會遺跡的“合畝制”生產方式。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后,黎族...[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