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內蒙古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采集的 1500多號標本的鑒定整理,已知該區有苔蘚植物30科80屬180種(包括種以下單位,下同),其中苔類植物7科9屬9種,蘚類植物23科71屬171種和變種。苔蘚植物的優勢科、屬列表如下(表1,表2)表1 賀蘭...[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通過對內蒙古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采集的 1500多號標本的鑒定整理,已知該區有苔蘚植物30科80屬180種(包括種以下單位,下同),其中苔類植物7科9屬9種,蘚類植物23科71屬171種和變種。苔蘚植物的優勢科、屬列表如下(表1,表2)表1 賀蘭...[繼續閱讀]
根據現有資料統計,賀蘭山共有苔蘚植物30科80屬180種(包括種以下單位,下同),賀蘭山東坡共有26科65屬142種,西坡共有29科71屬154種,東西坡共有科23科,共有屬51屬,賀蘭山東西坡的苔蘚植物科屬種數量統計見下表:表3 賀蘭山東西坡苔蘚植...[繼續閱讀]
陳邦杰教授1958年論述了我國苔蘚植物的地理分布,將其劃分為7個大區:嶺南區、華中區、華北區、東北區、云貴區、青藏區和蒙新區。這只是一個初步草擬,一些區界的劃分界線尚未確定,如華中區和嶺南區、東北區和華北區。賀蘭山...[繼續閱讀]
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種,在本區世界廣布成分共有29種,主要有:地錢(Marchantia polymorpha)、鳳尾蘚(Fissidens bryoides)、流蘇蘚(Crossidium squamiferum)、真蘚(Bryum argenteum)、銀蘚(Anomobryum filiforme)、叢生真蘚(Bryum caespiticium)、牛角蘚(Cratoneuron fili...[繼續閱讀]
廣泛分布于歐洲、亞洲、北美洲溫帶的成分,本區該成分有104種,占總種數的57.8%(不計世界廣布成分),有著顯著的優勢,是賀蘭山苔蘚植物的主體。這說明該地區苔蘚植物屬溫帶性質,這與其所處地理位置和該地區種子植物分布規律基本...[繼續閱讀]
3.1中國—日本—喜瑪拉雅成分(Sino-Japan-Himalaya elements)廣泛分布于日本至喜馬拉雅地區的成分,該成分共6種:卷葉叢本蘚(Anoectangium thomsonii)、無齒紅葉蘚(Bryoerythrophyllum gymnostomum)、長尖扭口蘚(Didymodon constrictus)、多褶青蘚(Brachythecium buc...[繼續閱讀]
僅分布于中國,該成分有9種 :斜葉蘆薈蘚(Aloina obliquifolia)、硬葉對齒蘚尖葉變種(Didymodon rigidulus var. ditrichoides)、劍葉對齒蘚(D. rufidulus)、毛氏蘚云南變種(Molendoa sendtneriana var. yunnanensis)、云南墻蘚(Tortula yunnanensis)、鈍葉紫萼蘚(Grimmia ...[繼續閱讀]
古世界熱帶是指亞洲、非洲和大洋洲熱帶地區及鄰近島嶼,也常稱為舊世界熱帶成分(Old World Tropics),以與美洲新大陸熱帶相區別。該成分只有1種:小扭口蘚(Barbula indica (Hook.) Spreng. in Steud.)。...[繼續閱讀]
1.1 取樣地點取樣點設在西坡的北寺和哈拉烏溝、東坡的蘇???對陰坡的主要林型:1900~2200m油松林;2200~2350m青海云杉—山楊林;2350~2800m青海云杉林及2800m以上灌叢草甸進行了取樣和測定。1.2 調查項目和測定方法各種林型蘚類植物種...[繼續閱讀]
2.1 1900m以下山前荒漠草原帶山前荒漠草原帶經過調查,共查明6科17屬31種。叢蘚科16種,占總種數的 51.6%。顯示出該區較為干旱的特點,山前代表種均為旱生蘚類,如:土生對齒蘚(Didymodon vinealis)、真蘚(Bryum argenteum)、中華赤蘚(Syntrichia sin...[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