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萊特兄弟首飛成功之后,歐洲航空業轉趨活躍,法國當時居領先地位。1909年,法人路伊士(Louis Bleriot)的單翼機(圖1.1-2),歷史性地飛越英倫海峽,顯示了飛機的運輸潛能;也給當時只有強大海軍的英國以應加強空防的決定。圖1.1-2 1909年法...[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繼萊特兄弟首飛成功之后,歐洲航空業轉趨活躍,法國當時居領先地位。1909年,法人路伊士(Louis Bleriot)的單翼機(圖1.1-2),歷史性地飛越英倫海峽,顯示了飛機的運輸潛能;也給當時只有強大海軍的英國以應加強空防的決定。圖1.1-2 1909年法...[繼續閱讀]
隨著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部結束,為戰事發展的先進科技,部分轉用于商業飛機;此外,已發展而尚未戰時生產的飛機,也出現在軍機中。最新的一些大客機,有洛克希德的星座號(Constellation),與1946年加入的道格拉斯DC-6。這些飛機代表了...[繼續閱讀]
19世紀末以前許多科學預測:一旦適當引擎能夠發展出來以使飛機升空,則有人駕駛重于空氣飛機的飛行,將是不可避免的;當時蒸汽引擎非常龐大,其馬力重量比(horsepower-weight ratio)實在是太低了。1865年,法國人Lenoir首先發明實用的單循環...[繼續閱讀]
萊特兄弟1908年在美歐相繼作出戲劇性的飛行展示,因而導致了航空業的爆炸性發展;接著來的是在空氣動力學、推力、結構、與飛行控制等方面新科技研究的風行。須知在當時與現代,航空研究,常需智慧天才與大量實驗設施;此種人力...[繼續閱讀]
基本部件(basic components):雖然飛機來自不同的形狀與大小,因其用途有別亦有不同的裝備與側重處,但其基本部件,是大致類似的?,F以輕型雙引擎螺旋槳飛機為例,以說明飛機的基本部件(圖2.1-1):圖2.1-1 輕型雙引擎螺旋槳單翼機部件機...[繼續閱讀]
世界上的首個太空船,Sputnik Ⅰ,為84公斤,58公分直徑的球體;內含電池、傳送器、與鞭形天線等。前蘇聯(USSR)于1957年10月4日,以洲際飛彈將其射入90分鐘周期、環繞地球的低軌道,舉世嘩然。美國急起直追,于1958年1月31日,亦發射含有實驗...[繼續閱讀]
空氣在正常溫度與壓力情形下,如在大氣層中那些亞音速和超音速飛行時所遭遇到的,其行為多少可視為理想氣體(perfect gas);理想氣體的定義,最好由氣體的分子圖來看出。氣體乃分子、原子、電子等質點的集合體;平均說來,每一個質點...[繼續閱讀]
現可求得標準大氣的p、T、ρ與高度h的函數關系,要旨在于定出以實驗證據為基礎的溫度T與高度h的變化;此即早期開始,經由氣象、航空等各界多年的努力,以實驗氣球與探測火箭等,所得的溫度與高度的變化。此變化如后圖所示:注意此...[繼續閱讀]
由附錄A標準大氣值表,可定義出三種新的高度:壓力、溫度與密度。但最好是舉例為之。試想飛行于某一真實的幾何高度:在此高度,測量到機外空氣壓力為6.16×104N/m2,附錄A查得h=-4km,故由定義,飛行于壓力高度4km;但同時測量到機外...[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