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是由傳統的統防統治、應急防治和機械防治演變而來。1981年,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沿用20多年的防治病蟲體制隨之解散,防治病蟲體制由社隊統一防治改為農戶分散噴藥防治。但 1983年中共中央1號文件《...[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是由傳統的統防統治、應急防治和機械防治演變而來。1981年,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沿用20多年的防治病蟲體制隨之解散,防治病蟲體制由社隊統一防治改為農戶分散噴藥防治。但 1983年中共中央1號文件《...[繼續閱讀]
目前,全國有各類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組織 10 萬多個,其中經工商和民政部門注冊登記的專業化防治組織近 5 500個。各種形式的防治服務中,全程承包和帶藥分次承包的比例約占 10%,代防代治和其他形式約占 90%。主要糧食作物病蟲統防統...[繼續閱讀]
從我國國情看,保障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戰略任務。受異常氣候、耕作制度變革等因素的影響,農作物病蟲害呈多發、重發和頻發態勢,成為制約農業豐收的重要因素,確保糧食穩定增產對植保工作提出...[繼續閱讀]
由于我國目前農業生產仍以分散經營為主,大多數農民缺乏病蟲防治的相關知識,不懂農藥使用技術,施藥觀念落后,仍習慣大容量、針對性的噴霧方法,農藥利用率低,農藥飄移和流失嚴重,盲目、過量用藥現象較為普遍。這不僅加重農田...[繼續閱讀]
傳統的病蟲害防治,植保機械單一、老舊,防治面積小、耗時多。專業化統防統治需要大面積、短時間的統一防治,這就對植保機械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傳統的農民利用小型手動噴霧器進行植保作業不同,專業化防治主要依靠先進...[繼續閱讀]
農業增產是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之一,對病蟲害的有效防治,可以減輕病蟲害對農作物的損失。專業化統防統治是提高重大病蟲防控效果、促進糧食穩定增產的關鍵措施,保障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是我國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繼續閱讀]
長期以來,植保技術到位率是一個很難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組織文化程度低,現在農村中有知識文化的年輕人都進入城市,農村勞動力以留守老人為主,加之農民對病蟲害防治知識的缺乏,防治水平差,造成農業生產成本過高...[繼續閱讀]
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是按照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由具有一定植保專業技能和獨立經營能力的防治組織,利用先進的植保機械設備和配套防治技術,通過與農業生產者簽訂有償服務承包...[繼續閱讀]
統防統治應具備以下幾個特征:(1)服務主體明確。服務主體應具備獨立經營能力,應有固定的服務場所、相對穩定的防治服務人員,具體組織形式可以是協會、合作社、服務公司等各種形式的組織實體,直接面向市場開展服務,實行市場化...[繼續閱讀]
為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探索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新模式,提高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保障能力,實現到 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農業部決定 2015年繼...[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