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廣闊的連續咸水體的總稱。地球表面凹下去的部分,而被咸水淹沒成海洋。其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里,約占地表總面積的71%。其平均深度約為3800米,最大深度約為11500米,位于馬里亞納海溝的查林杰海淵。根據水文及海樣形態特征...[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地球上廣闊的連續咸水體的總稱。地球表面凹下去的部分,而被咸水淹沒成海洋。其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里,約占地表總面積的71%。其平均深度約為3800米,最大深度約為11500米,位于馬里亞納海溝的查林杰海淵。根據水文及海樣形態特征...[繼續閱讀]
又稱大洋。海洋的主要部分,一般遠離大陸,面積廣闊。深度較大,一般在2000—3000米以上。水文要素不受大陸的影響,相對比較穩定,季節變化小,鹽度平均為35‰,水色高,透明度大,并有獨立的潮波系統和強大的洋流系統。洋的總面積約為...[繼續閱讀]
大洋靠近大陸邊緣的部分,屬于各大洋。由島弧(大陸與海洋盆地之間呈弧形分布的群島)或半島所隔離,或居于兩陸地之間,或由陸地包圍的部分,均稱為海??偯娣e約為0.35億平方公里,約占全球海洋總面積的11%,占地球總面積的8%。海為靠...[繼續閱讀]
洋或海的一部分延伸入大陸,其深度和寬度逐漸減小的水域稱為灣,如渤海內的遼東灣、黃海的海州灣和東海的杭州灣等。一般可按入口處海角之間的連線或入口處的等深線作為海灣與海洋的分界。由于其海水與鄰接的海洋可以自由溝...[繼續閱讀]
海洋中相鄰海區之間寬度較窄的水道稱為海峽。其特點是流急,沉積物多為巖石或沙礫。海流有的由上下層流入或流出;有的由左右側流入或流出。由于海峽中具有不同海區的2種水團,因此上下或左右兩海區的水文要素存在差異。...[繼續閱讀]
又稱大陸柵、陸柵、陸架或大陸淺灘。是環繞大陸較平坦的淺海地帶,其寬度是從海岸帶低潮線開始向外延伸到坡度顯著增大的深海為止。大陸架的坡度一般較小,平均坡度為0.1°。大陸架外緣的水深度一般在100—200米,平均深度為13...[繼續閱讀]
又稱陸坡、大陸斜坡。是大陸架外緣向海一側較陡地下降到深海底的巨大斜坡。其上界水深多在100—200米之間,下界約在1500—3500米水深處。平均寬度約70公里,平均坡度為3°—7°,局部區域可達20°—40°??偯娣e約為2870萬平方公里,占全...[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