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原產中國,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也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世界性大宗水果,在全球南、北緯45°之間的廣大范圍內,都有其商業性栽培。2005年全國桃園總面積為67.71萬公頃,比2004年末增加1.45萬公頃,增幅為2.19%;桃產量達到762.4萬噸,比2004年增...[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桃原產中國,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也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世界性大宗水果,在全球南、北緯45°之間的廣大范圍內,都有其商業性栽培。2005年全國桃園總面積為67.71萬公頃,比2004年末增加1.45萬公頃,增幅為2.19%;桃產量達到762.4萬噸,比2004年增...[繼續閱讀]
世界各個桃生產國都十分重視品種的遺傳改良、桃樹安全生產、采后處理和設備的研究推廣,鮮桃貿易大國往往正是桃樹科研的強國,由于美國、意大利、日本等發達國家勞動力昂貴,為減少生產用工、降低生產成本,生產過程和采后處...[繼續閱讀]
1.無公害安全生產環境質量標準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條件包括產地選擇要求、環境空氣質量、灌溉水質量、土壤環境質量的各個項目及其濃度(含量)限值和試驗方法。產地環境條件是基礎,對土壤、空氣和灌溉水的質量提出了具體的...[繼續閱讀]
1.桃無公害生產技術標準(1)無公害桃生產的產地環境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條件包括產地選擇要求、環境空氣質量、灌溉水質量、土壤環境質量的各個項目及其濃度(含量)限值和試驗方法。產地環境條件是基礎,對土壤、空氣和...[繼續閱讀]
食品包裝是指為了在食品流通過程中保護產品、方便儲運、促進銷售,按照一定的技術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輔助物的總稱,也指為了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輔助物的過程中施加一定技術方法等的操作活動。食品包裝的基本...[繼續閱讀]
綠色食品產地的選擇是指在綠色食品產品開發之初,通過對產地生態環境條件的調查研究和現場考查,并對產地環境現狀作出合理判斷的過程。調查研究和現場考查的主要內容包括:自然環境特征調查,主要調查氣象、地貌、土壤肥力、...[繼續閱讀]
1.逐步建立和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農業生態系統有綠色植物、動物、微生物及非生物環境四個主要組成成分,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為動物、微生物提供食物——生存的能量來源。動物是...[繼續閱讀]
1.春蕾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于1974年以砂子早生×白香露雜交后獲得的幼胚組織培養選育而成,1985年定名。果實長卵圓形,平均單果重68克,大果重169.8克。果皮黃色,果頂尖圓,先著色,為艷麗的玫瑰紅色;果肉乳白色,頂部果肉有少...[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