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圖 片 > 武山縣博物館 > 列表
    武山縣博物館 共有 20 個詞條內容

    “武山人”頭骨化石

        舊石器時代武山縣鴛鴦鎮出土通高21.5厘米橫闊13厘米石化程度較好,保存相對完整,眉骨稍突出,上下頜骨略突出,部分牙齒缺失。經蘭州大學碳14實驗室測定距今38400±500年,是證明早期人類早在38000年前就在這里生息繁衍的重要實物資料...[繼續閱讀]

    武山縣博物館

    鯢魚紋彩陶瓶

        石嶺下類型武山縣馬力鎮出土通高18.7厘米侈口、圓唇、束頸、溜肩、深斜腹、平底,兩側肩下各有一耳。紅陶黑彩,繪有一條胖大的黑色鯢魚,鯢魚紋的臉部為人面,有四足,足端各有四爪,尾部上翹,身上繪有網格狀鱗片,鯢魚紋線條流利...[繼續閱讀]

    武山縣博物館

    圜底寬帶紋彩陶缽

        仰韶文化武山縣洛門鎮出土通高18.5厘米口徑36厘米細泥質紅陶、表面磨光,敞口、圜底,外壁口沿下繪有一圈紅色環帶紋。此缽造型飽滿,是半坡類型彩陶的典型器。...[繼續閱讀]

    武山縣博物館

    灰陶聯盞

        寺洼文化武山縣山丹鄉出土底徑24.3厘米通高34厘米夾砂灰陶。主體似一倒扣鐘,頂部有7個豆狀盞杯,均為侈口、束頸、高腳,中間一個略高,周圍圍繞6個,呈眾星拱月式分布。...[繼續閱讀]

    武山縣博物館

    玉鏟

        齊家文化武山縣馬力鎮出土長22.3厘米寬5.9厘米厚1厘米刃緣微呈弧形,鏟后部鉆有一直徑7毫米的小孔,穿孔平直。此玉鏟玉質溫潤、精美,青白色,呈半透明狀,間有黑色水波狀瑕斑。...[繼續閱讀]

    武山縣博物館

    “萬年紋”瓦當

        漢代武山縣鴛鴦鎮廣武村出土直徑18.5厘米通高54.5厘米中間篆書“萬年”二字,外圈為卷云紋、弦紋,字跡古拙,紋飾圖案端莊雅致,裝飾趣味濃厚。...[繼續閱讀]

    武山縣博物館

    鎏金鑲銀銅碗

        唐代武山縣城關鎮出土口徑11厘米高4厘米底徑4.9厘米...[繼續閱讀]

    武山縣博物館

    鳳嘴灰陶壺

        唐代出土于武山縣洛門鎮東旱坪遺址通高26.8厘米底徑9.7厘米腹圍16厘米溜肩鼓腹、素面平底,鳳頭形口及流,細頸,頸下一圈凸弦紋,及口沿向下卷出一捉手,頸、腹部打磨有數圈紋飾,造型流露著西域文化的特征,豐腴圓潤,流暢靈動。...[繼續閱讀]

    武山縣博物館

    蓮瓣印紋瓷碗

        宋代武山縣城關鎮出土口徑17厘米通高7.3厘米造型規整,灰白胎,侈口圓唇,小圈足,施影青綠釉,釉色清雅,碗外壁壓印有25個蓮瓣。...[繼續閱讀]

    武山縣博物館

    孟仲哭竹畫像磚

        武山縣榆盤鄉宋代長29.3厘米寬20.5厘米...[繼續閱讀]

    武山縣博物館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