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案紋瓦當主要有輻射紋,炯紋和云紋。云紋瓦當起于秦而盛行西漢,但秦時云紋極富變化,雖細枝末節也不盡相同,恰似空中流云,變化莫測,使人百看不厭。輻射紋瓦當1959年出土于南古城。瓦色青灰,當背中心微凹,當徑14厘米,輪寬1.5厘...[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圖案紋瓦當主要有輻射紋,炯紋和云紋。云紋瓦當起于秦而盛行西漢,但秦時云紋極富變化,雖細枝末節也不盡相同,恰似空中流云,變化莫測,使人百看不厭。輻射紋瓦當1959年出土于南古城。瓦色青灰,當背中心微凹,當徑14厘米,輪寬1.5厘...[繼續閱讀]
這種瓦當在鳳翔雍城遺址中,出土并不很多,按其做法,規格似均非秦時遺物,可能是漢時修葺時所用之瓦。年宮瓦當1982年采集于東社。瓦色深灰,當背平整,與筒瓦粘接處有抹光痕跡。當徑15.6厘米,輪寬0.7厘米,厚2.5厘米。輪內飾單線弦紋...[繼續閱讀]
共四式。通長45-50厘米,徑長13-16.5厘米,厚1.1-1.9厘米,唇長2.8-3.5厘米,瓦面飾交錯繩紋或粗繩紋、間斷細繩紋,瓦溝飾大麻點或素面,均為泥條盤筑。...[繼續閱讀]
分半瓦當與圓瓦當兩種。半瓦當均素面,當背面手抹光,較平整,當徑14厘米,厚1.5厘米。圓瓦當有動物紋、葵紋、云紋和文字瓦當4種。動物紋瓦當共兩種:一是交頸雙獾圖像,與雍城遺址鐵溝出土的圖像完全一致,但非同模,另一件與獾鳥銜...[繼續閱讀]
四葉云紋瓦當見三式。均于1981年在6號遺址出土。當徑15.5-16厘米,輪寬0.5-1厘米。輪內均為單線弦紋。三式當心均不同,一種中心飾一小圓點;一種為一大圓點;另一種則為單線弦紋內飾一小乳釘。當心、外圓之間飾一單線圓圈,圈內飾四...[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