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磚多數作踏步使用。有幾何紋,長136厘米,寬38厘米,高18厘米(紋飾如櫟陽遺址出土的空心磚);龍紋空心磚,有單龍和首尾相銜的二龍兩種,二龍間飾一玉璧,較完整的殘長62厘米,寬38厘米,厚16.5厘米(圖86),鳳紋空心磚(殘),磚面為一立鳳、...[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這種磚多數作踏步使用。有幾何紋,長136厘米,寬38厘米,高18厘米(紋飾如櫟陽遺址出土的空心磚);龍紋空心磚,有單龍和首尾相銜的二龍兩種,二龍間飾一玉璧,較完整的殘長62厘米,寬38厘米,厚16.5厘米(圖86),鳳紋空心磚(殘),磚面為一立鳳、...[繼續閱讀]
板瓦長56厘米,大頭寬42厘米,小頭39厘米,厚1.4厘米。外飾交錯繩紋,中部有數道抹去繩紋而成的帶紋。兩端各有10厘米寬,抹去繩紋。瓦溝為素面。另有少量麻點紋者。...[繼續閱讀]
筒瓦一般長62厘米,徑14-17厘米,高10厘米,厚1.5厘米。外飾細繩紋,瓦溝為渦點紋,泥條盤筑痕跡明顯。有的有瓦釘孔。筒徑尾端大于唇端,有瓦榫部分。...[繼續閱讀]
半瓦當,僅3件,均屬采集。夔紋半瓦當1974年采集于柏家嘴秦遺址。當徑19厘米,高10厘米,輪寬1厘米。當面飾一仿青銅器的變形夔紋。線條粗直、布局嚴謹。此紋在鳳翔雍城、秦始皇陵等遺址中均有發現,但都為數不多(圖88)。圖88夔紋半...[繼續閱讀]
這種瓦當有素面、動物紋、植物紋和云紋諸形。素面瓦當僅一見;動物圖像瓦當,與雍城所出的紋飾大不相同。這里的動物紋多屬小型動物組成的,或多組動物組成一個圖案,或者在云紋之間作為填補空當的變形動物出現。從中可以看出...[繼續閱讀]
陶文建筑材料均出土于一號宮殿遺址,共259件,印文256,刻文3件。印文見于板瓦的227個,磚上的2個??涛囊娪谔諌|上的2個,殘破器上的1個。陶文的內容包括陶業的性質、地名和陶工名等。遺址內出土陶文兩個字的共32種,冠以“左”、“...[繼續閱讀]
動物紋瓦當僅3件,風格與雍城遺址出土的動物圖像相似。咸陽一號宮殿遺址出土的與云紋相綜合的蟬、蝶等式動物紋,在此遺址中很少見到。豹紋瓦當共2件,似同一模制。1956年3月出土于徐家灣秦遺址。當徑14.5厘米,輪寬0.8厘米。輪內...[繼續閱讀]
植物紋瓦當為數不少,除葵紋外,大都是中心圓內飾四葉、樹枝等紋,當面單獨繪飾花、樹等紋飾幾乎沒有??y瓦當共9件,可分為二式。一式當徑15-16厘米,輪寬0.5-1厘米。單線大中心圓內飾一小乳釘,外圓區間環繞內圓飾六或八瓣實心或...[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