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以用地面積和容納人員數量來衡量。如經濟特區、經濟開發區的開發面積,必須達到足夠規模,才能使基礎設施投資符合經濟原則。確定外向型經濟區域的規模,一般考慮以下因素:(1)自然條件。設置經濟特區,一般都需要有明顯的地...[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主要以用地面積和容納人員數量來衡量。如經濟特區、經濟開發區的開發面積,必須達到足夠規模,才能使基礎設施投資符合經濟原則。確定外向型經濟區域的規模,一般考慮以下因素:(1)自然條件。設置經濟特區,一般都需要有明顯的地...[繼續閱讀]
設立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所選擇的地點。選址對特區、開發區的發展,具有關鍵性影響。一般設立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事先都需進行必要的考察論證,考慮的主要因素有:(1)地理位置。優越的地理位置是設置經濟特區、經...[繼續閱讀]
系廣東省管轄,總面積為327.5平方公里,東西長49公里,南北寬約7公里,是一條狹長形的地帶。東臨大鵬灣,西連珠江口,南與香港新界接壤,北為寶安縣境(屬特區管轄),是我國主要進出口岸之一。1980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和頒布的《廣...[繼續閱讀]
系廣東省管轄,1980年8月,依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正式設立,總面積為15.16平方公里。位于珠江出??诘挠覀?面臨南海。東與香港水路相通,南有拱北與澳門陸地相連,北靠珠江三角洲。珠海經濟特區的經濟特...[繼續閱讀]
系廣東省所轄,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1980年8月批準通過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于1981年9月開始籌建的。全區面積52.6平方公里。主要有兩個加工區,一是位于汕頭市東北郊龍湖村西北面的龍湖加工區;另一作為倉庫建設和出口基地,位...[繼續閱讀]
福建省所轄,1980年10月,國務院批準建立。當時在廈門市西北部距市區7公里處的湖里地區開發2.5平方公里,興辦出口加工區。1984年3月,中央決定把廈門特區的范圍擴大至全島131平方公里,并實行某些自由港政策。廈門經濟特區是以發展出...[繼續閱讀]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關于設立海南省,辦大經濟特區的決定。海南經濟特區是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同時又是徹底開放的最大特區,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最終建成以工業為主,工農貿旅并舉,第一、二、...[繼續閱讀]
是深圳特區的組成部分,面積為2.14平方公里,地處深圳市的正西面,珠江口東岸的后海灣,即深圳灣內。蛇口工業區黨政關系歸深圳市領導,各種合資協議向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注冊手續。蛇口工業區由香港招商局全權經營,整個工...[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