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給中國書法藝術下了個定義:“書法是以漢字為素材,以線條及其構成運動為形式,來表現性靈境界和體現審美理想的抽象藝術?!?見本人主編《書法藝術大觀》第一章·導論,學苑出版社出版)這是依賴于中國人生活中的信息傳播工...[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我曾給中國書法藝術下了個定義:“書法是以漢字為素材,以線條及其構成運動為形式,來表現性靈境界和體現審美理想的抽象藝術?!?見本人主編《書法藝術大觀》第一章·導論,學苑出版社出版)這是依賴于中國人生活中的信息傳播工...[繼續閱讀]
中國特有的書法藝術,是建立在實用漢字的基礎上的,它的藝術表現,往往也因實用目的的需要而順應其特定的形狀、格式,充分發揮作者的藝術匠心、,從而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如秦漢瓦當上的書法即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爱敗奔?..[繼續閱讀]
書家所選用的工具、材料,直接作用于作品的風格。如用兔毫、狼毫筆就與用羊毫筆不同。用兔毫和狼毫筆作書,易表現出剛健、挺拔的風神,善用者可達到剛中見柔的境地。而用羊毫筆書寫,線條柔韌,善用者可達到柔中寓剛的境地。清...[繼續閱讀]
這一點,在相當程度上與書家在學書過程中所取法的碑帖、老師的直接教導和影響等有密切的關系,此外還有書家根據自己的個性氣質和某種審美偏向發揮創造性而形成慣用的形式表現技巧。一般來說,用中鋒與用側鋒不同,用方筆與用...[繼續閱讀]
這是指的書家主觀方面的因素對其書法風格所起的重大作用。個性氣質與審美趣尚之間的關系,又是以前者為最基本的,它影響和左右著后者。不過,在一定條件下,后者也給予前者以一定的反作用。所謂“氣質變化,學問深時”,達到這...[繼續閱讀]
我曾在1985年所作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中提出:中國漢字書法演變到魏晉時期,篆、隸、草、行、真諸體體式已經齊備,而王羲之的草、行、真書的成就,正表明今體書在此時已體式定型、法度完備。(一般認為,真書發展到唐代顏、柳的筆...[繼續閱讀]
金石氣與書卷氣本是貫穿于書法風格史的兩大書法美類型,它們既具有各自獨立的書法審美的特征與價值,又相輔相成地活躍于書法風格的歷史演化進程中,所以,我將它們作為書法風格學中的一對大范疇,也是書法風格史演進中的兩大風...[繼續閱讀]
無論是在書體演變期或個性風格翻新期,書法風格的表現形態都具有著意而為或隨意而作的兩大類型。這也是一對大的風格范疇,它是各種風格的概括和歸屬。一件書法作品,是著意型的還是隨意型的,這是由書家在作書時所具有的兩種...[繼續閱讀]
本書旨在檢點書史,研究書法風格的歷史演進,分析種種風格形成的歷史原因和主客觀條件,探尋其源流正變及各個時代書法風格的各種類型與表現,整理出它的主流與支派,展示中國書法風格史演進的系統及其特征。與之相應,本書的體...[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