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電線路是電力系統的大動脈,將巨大的電能輸送到四面八方,是連接各個變電站、各用戶的紐帶。輸電線路作為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域分布廣泛,運行條件復雜,易受自然環境影響和外力破壞。根據中國電力行業分析報告統計,2006年...[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輸電線路是電力系統的大動脈,將巨大的電能輸送到四面八方,是連接各個變電站、各用戶的紐帶。輸電線路作為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域分布廣泛,運行條件復雜,易受自然環境影響和外力破壞。根據中國電力行業分析報告統計,2006年...[繼續閱讀]
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的一些企業和組織相繼開展智能電網的基礎研究,并進行了一些試點工作。2001年,意大利的電力公司安裝和改造了3000萬臺智能電表,建立了智能化計量網絡;2002年,美國電科院發起了IntelliGrid現代電網體系的研究...[繼續閱讀]
輸電線路在線監測技術是指直接安裝在線路設備上可實時記錄表征設備運行狀態特征量的測量系統及技術,是實現狀態監測、狀態檢修的重要手段,狀態檢修的實現與否很大程度取決于在線監測技術水平。在線監測技術基本原理可簡述...[繼續閱讀]
美國、加拿大、日本等發達國家較早開展輸電線路在線監測技術研究,并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和理論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如澳大利亞紅相公司開發的絕緣子泄漏電流在線監測系統等。國內輸電線路在線監測技術起步較晚,自1990年開始...[繼續閱讀]
本書中,將大多在2010年前運行的不符合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有關技術標準的在線監測技術定義為傳統輸電線路在線監測技術。將符合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技術標準的在線監測技術定義為智能電網輸電線路在線監測技...[繼續閱讀]
輸電線路在線監測技術監測對象涵蓋了線路運行的主要方面,包括:①導線、絕緣子、避雷器、桿塔等設備自身故障;②自然災害對輸電線路造成的破壞;③人為因素對輸電線路的破壞等?,F階段國內較為成熟或實際運行的在線監測技術...[繼續閱讀]
美國最早開展以在線監測為基礎的狀態檢修工作,日本從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對電力設備實施以狀態分析和在線監測為基礎的狀態檢修,而歐洲很多國家也采用狀態檢修來提高檢修效率。國外統計資料表明,他們在實施狀態檢修后,一般...[繼續閱讀]
由于早期行業沒有統一的技術規范,各廠家各自為政,往往在同一監控中心出現多家監測主機,系統存在架構不規范、裝置接入不統一、孤島運行、系統不穩定等問題,對用戶使用和系統維護造成很大麻煩。2008年南方冰災事故后,南方電...[繼續閱讀]
2011年之前,有些廠家設備設計不合理,集成度低、功耗大、穩定性差。產品樣機研發階段對各元器件的可靠性指標沒有深入研究,所做的型式試驗的種類和數量(包括對整機、部件和元器件)還遠遠不能滿足可靠性設計的要求。產品大多...[繼續閱讀]
在線監測裝置的穩定性是其推廣及應用的關鍵,必須在以下技術關鍵點進行創新研究,以提升其產品質量。1.電路設計現場監測裝置為了能夠在高低溫、強磁場下穩定運行,需采取一些措施。硬件方面需要采用工業級甚至軍品級的元器件...[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