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壁莊水庫位于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滹沱河干流的出太行山處,距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25千米,是滹沱河上一座以防洪為主,融農業灌溉、城市生活和環境供水、工業供水、水力發電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總庫容12.1億立...[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黃壁莊水庫位于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滹沱河干流的出太行山處,距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25千米,是滹沱河上一座以防洪為主,融農業灌溉、城市生活和環境供水、工業供水、水力發電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總庫容12.1億立...[繼續閱讀]
滹沱河干流以泥沙多、善沖、善淤、善徙而聞名全省乃至于北方。它既是河北平原的締造者之一,長期哺育了沿河人民,又在中下游不斷決溢改道,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極其深重的災難。滹沱河流域位于東經112°15′~116°6′,北緯37°27′~...[繼續閱讀]
滹沱河源于山西,歸于河北,水性湍悍,土疏善崩,壅決無常,遷徙靡定。上流雖設堤防,但也經常淤漫。在山區穿行峽谷,因囿于地形,很少變動;進入平原則改道頻繁。商周時期,滹沱河河道在藁城以上同今河道,在藁城北納入西北來的滋水...[繼續閱讀]
滹沱河流域內,崇山峻嶺,低谷盆地,山、丘、川各種自然地形分布其間,從西部海拔2281米的駝梁,至海拔高程約百米左右的黃壁莊出山口,基流充沛,河床切割明顯,縱坡陡,落差大,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非常適宜修建水力發電站。滹沱河...[繼續閱讀]
滹沱河原本常年流水,既有河患之苦,亦有舟楫之利,航運事業發展較早。據史書記載,“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常山滹沱漲河,蒲吾渠通漕船”?!皷|漢建初三年(公元78年),罷常山滹沱石臼河漕”。正定隆興寺始建于隋開皇六年(586年...[繼續閱讀]
滹沱河流域支流較多,流域面積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有冶河、清水河、牧馬河、烏河及云中河等5條支流。流域面積在100~1000平方千米之間的河流有16條,其中山西省境內有13條,河北省境內有3條。(1)蒿田河。發源于山西盂縣下響羅村,自...[繼續閱讀]
1957年11月,水利部北京勘測設計院提出了《海河流域規劃(草案)》。該規劃涉及滹沱河流域主要是安排建設大型水庫和大型灌區。20世紀50年代末,崗南水庫和黃壁莊水庫開工興建,兩座大型水庫是防洪的骨干工程,承擔著保護下游石家莊...[繼續閱讀]
“63·8”洪水后,1966年11月水利電力部海河勘測設計院提出了《海河流域防洪規劃》。該規劃提出了“上蓄、中疏、下排,適當地滯”的防洪方針。規劃確定滹沱河黃壁莊水庫以下河段按1963年型洪水安排治理,開挖、擴大中、下游行洪...[繼續閱讀]
1980年,海河水利委員會會同流域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始編制《海河流域綜合規劃》,規劃工作于1986年基本完成,國務院以國函〔1993〕156號批復。1.供水工程1992—1994年,峨河無調節調水工程建設。1995—1997年,對界河鋪閘壩工程進行...[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