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珍區批,藏族,男,1933年出生,香格里拉縣東旺鄉新聯村列布村民小組人。東旺鄉較閉塞,受外來文化的影響較小,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存得比較完整。達珍區批的爺爺翁姆和奶奶達珍布尺是村里有名的鍋莊能手和風俗禮儀主持人,村里逢...[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達珍區批,藏族,男,1933年出生,香格里拉縣東旺鄉新聯村列布村民小組人。東旺鄉較閉塞,受外來文化的影響較小,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存得比較完整。達珍區批的爺爺翁姆和奶奶達珍布尺是村里有名的鍋莊能手和風俗禮儀主持人,村里逢...[繼續閱讀]
和志本,男,納西族,1928年生,三壩鄉白地村古都村民小組人。十二歲就在舅舅柯恒的指點下學習東巴經書、造紙和繪制神畫、神路圖及木牌畫,是家傳東巴的第六代傳人。正當他學習到了中級階段時“文化大革命”開始,東巴被當作“牛...[繼續閱讀]
孫諾七林,男,藏族,1955年出生,香格里拉縣尼西鄉湯堆下社人。孫諾七林的爺爺農布恩主是當地有名的陶器制作藝人,他12歲起就跟隨著爺爺在陶泥里摸爬滾打,對制陶著了迷,繼承了爺爺的衣缽。20世紀70年代初他參加過廣州博物館舉辦的...[繼續閱讀]
李仕達,男,傈僳族,1945年生,香格里拉縣金江鎮興隆村六組人。金江鎮內居住著普米、漢、納西、傈僳、白、苗、彝、藏、回等民族,是一個多民族雜居鎮,長期以來這里的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共存共融,李仕達居住在金江鎮的...[繼續閱讀]
楊慶科,藏名七林旺堆, 藏族,男,1939年9月出生, 香格里拉縣建塘鎮吾呂居民小組人。全面掌握建塘鍋莊的舞步及唱詞唱法,也熟練掌握藏族茶會歌、藏族的各種習俗、禮節程序和祝詞,在當地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楊慶科的外公知詩...[繼續閱讀]
肖巴,藏族,男,1941年出生,香格里拉縣尼西鄉江東村居加村民小組人,家庭成員:夫妻倆、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和兩個孫子??糠N田為生。肖巴所在的香格里拉縣尼西鄉被稱為“情舞之鄉”,這種融合了鍋莊和弦子舞的唱詞、舞姿又有...[繼續閱讀]
阿哇娘念,藏族,男,出生于1940年12月,東旺鄉新聯村卓組人,初中畢業,1962年10月參加工作。1991年3月從東旺鄉政府退休。家庭成員有妻子拉珍、女兒蔡花、女婿娘念、孫子江巴叢爭、孫女青拉姆、小孫子拉茸次稱共七人,家庭的主要經濟...[繼續閱讀]
郭建華,男,藏族,1948年生,家住香格里拉縣尼西鄉湯滿村湯堆上社。12歲開始跟隨父親學習制作黑陶工藝,從事陶器制作40多年,他制作的黑陶主要有生活用品,如:盆、罐、火盆、搖具、茶罐、火鍋、酒罐等。他的作品曾被北京博物館收藏...[繼續閱讀]
郭軍華(藏名當珍批初),藏族,1967年5月出生,香格里拉縣尼西鄉湯滿村湯堆上組人,農民,初中畢業。家庭成員有母親孫諾卓瑪、妻子七林卓瑪及一子一女。郭軍華是家傳的第六代傳人,從小就跟隨父親上山背土、篩土、和泥、做胚、燒陶...[繼續閱讀]
謝亮,藏族,男,民族姓名:阿五,1954年生,香格里拉縣尼西鄉幸福村上橋頭村民小組人。家庭成員:夫妻倆、岳母、兒子、兒媳和孫女六人。出銷木器工藝品為家庭經濟生活主要來源。謝亮所居住的香格里拉縣尼西鄉上橋頭村幾乎家家都在...[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