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銘文2則。第1則僧覺□妝彩殘記,明嘉靖二年(1523年)??逃诒君悺皩氻斏健鳖}刻署款右側??淌娓?5厘米,寬22厘米。文左起,豎刻6行,存40字,楷體,字徑3.5厘米(圖版Ⅱ:6)。01 本寺釋子〔覺〕□贖金妝□ 02 □金身〔一〕位又□圓龕二...[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一)銘文2則。第1則僧覺□妝彩殘記,明嘉靖二年(1523年)??逃诒君悺皩氻斏健鳖}刻署款右側??淌娓?5厘米,寬22厘米。文左起,豎刻6行,存40字,楷體,字徑3.5厘米(圖版Ⅱ:6)。01 本寺釋子〔覺〕□贖金妝□ 02 □金身〔一〕位又□圓龕二...[繼續閱讀]
龕口呈橫長方形,最高805厘米,最寬約1545厘米,上方檐口至后壁最深約189厘米(圖67、圖68、圖69、圖70;圖版Ⅰ:125、圖版Ⅰ:126)。龕底內側保存部分平整的巖石地面,其余部分后世以石板鋪砌,與巖石地面水平相接,原跡不明。壁面下部建一級...[繼續閱讀]
壁面中刻一佛二菩薩三身立式主尊像,外凸壁面,近似圓雕。三主尊像身后中上部壁面鑿圓龕98個,內刻佛像81身,祥云等17朵。壁面下部及低壇立面遍飾山石、云紋背景,并間飾瓔珞、放焰珠等。(一)主尊像中佛像 立像高620厘米,頭長128厘...[繼續閱讀]
龕下部低壇上置豎碑兩通,位于居中佛像蓮臺左右外側。左碑1.宇文屺詩碑,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間(1174—1252年)。存方形碑身,高173厘米,寬92厘米,厚10厘米。碑文左起豎刻8行,行書。其中,前4行書詩28字,字徑11厘米;后3行為跋文,末行署款,存...[繼續閱讀]
(一)墨書題記三主尊像在歷史上曾以灰白色、紅色等涂層打底,外裝彩貼金?,F袈裟下擺、裙擺等處涂層、金箔均不斷脫落,露出部分墨書題記。有字跡者42則。其中,主尊佛像29則,左菩薩像2則,右菩薩像11則。題記書寫位置大多較低,集...[繼續閱讀]
本章介紹的第6—9號及第9-1號等5個龕像,位于大佛灣南崖中段右端及南崖東段左側(圖91;圖版Ⅰ:170)。其中,第6號龕位于南崖中段右端,左與第二章介紹的第5號龕相接(圖版Ⅰ:171),右側壁面圓轉向東延伸,即為南崖東段。南崖東段壁面中部...[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