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為貫徹國家技術經濟政策,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規范綠色建筑的評價,推進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標準。1.0.2 本標準適用于四川省綠色民用建筑的評價。1.0.3 綠色建筑評價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氣候、環境、資源...[繼續閱讀]
四川省綠色建筑評價
字數: 206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0.1 為貫徹國家技術經濟政策,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規范綠色建筑的評價,推進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標準。1.0.2 本標準適用于四川省綠色民用建筑的評價。1.0.3 綠色建筑評價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氣候、環境、資源...[繼續閱讀]
在全壽命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繼續閱讀]
在全生命周期內可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和減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具有滿足使用要求的性能以及“節能、減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環”特征的建材產品。...[繼續閱讀]
城市內一個區域的氣溫與郊區氣溫的差別,用二者代表性測點氣溫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熱島效應的表征參數。...[繼續閱讀]
根據多年日降雨量統計分析計算,場地內累計全年得到控制的雨量占全年總降雨量的百分比。...[繼續閱讀]
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統稱。...[繼續閱讀]
依據能效測評結果,對建筑能耗相關信息向社會或產權所有人明示的活動。...[繼續閱讀]
不同于傳統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繼續閱讀]
不改變物質形態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經過組合、修復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