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是臟腑、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部位?!半颉迸c“輸”意通,有輸注的含義,像水流的轉輸灌注;“穴”有“孔”“隙”的意思。所以又有“氣穴”“骨孔”“孔穴”等不同名稱。腧穴又是針灸施術的部位,因而又叫砭灸處,一般稱為...[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腧穴是臟腑、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部位?!半颉迸c“輸”意通,有輸注的含義,像水流的轉輸灌注;“穴”有“孔”“隙”的意思。所以又有“氣穴”“骨孔”“孔穴”等不同名稱。腧穴又是針灸施術的部位,因而又叫砭灸處,一般稱為...[繼續閱讀]
人體的腧穴很多,腧穴之間有聯系,不是彼此孤立的,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不是單一的。將具有共性的腧穴,按一定方式加以系統分類,腧穴大體分為十四經穴、經外奇穴和阿是穴三類。1. 經穴 凡歸屬于十二經脈與任、督二脈的腧穴統稱為...[繼續閱讀]
骨度分寸法,亦稱“骨度法”,是以體表骨節為主要標志,用以測量全身各部的長度和寬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將人體各部按照比例分別規定為一定的折算長度,作為量取腧穴的標準,這種假定的長度叫“骨度”。骨度的單位...[繼續閱讀]
解剖標志定位法又叫自然定位法,它是以人體解剖標志作為定位的依據。常用有以下兩種。1. 固定標志 是指不受人體活動影響而固定不移的標志。如人體的五官、毛發、指(趾)甲、乳頭、肚臍及各種骨關節凸起、凹陷等。固定標志有...[繼續閱讀]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又稱指寸定位法,是以患者手指為標準來取穴的方法(圖3)。常用的取穴法有如下三種。1. 中指同身寸 是以患者的中指中節屈曲時,內側兩端紋頭之間的距離作為1寸,適用于四肢的直寸和背部的橫寸取穴(圖3①)。2. 拇...[繼續閱讀]
簡便取穴法是臨床一種簡便易行的定位方法,此法只適用于某些少數腧穴的量取。例如,兩耳尖上連線的中點定百會穴,兩虎口自然平直交叉,示指末端取列缺穴,直立垂手時中指的尖端到達處定風市穴,兩髂嵴上緣連線中點定腰陽關穴等...[繼續閱讀]
每一個腧穴均能治療該穴所在部位及鄰近組織、器官、臟器、經絡的病證,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在”。例如,眼區的睛明、承泣、四白、瞳子髎各穴均能治療眼病;耳周的耳門、聽宮、聽會、翳風諸穴均能治療耳疾;頭面部之穴可治療頭...[繼續閱讀]
這是十四經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規律,即“經脈所通,主治所及”。在十四經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經脈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腧穴,不僅能治療局部病證,而且還能治療本經循行所及的遠隔部位的組織、器官、臟腑等病證,有的甚至具有...[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