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醫學知識 > 腎藏精藏象研究 > 列表
    腎藏精藏象研究 共有 127 個詞條內容

    三、晉·王叔和《脈經》

        《脈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成書于公元三世紀。是書“辨三部九候脈證”,首創寸口脈診五臟六腑分部,以“若在尺中,腎以下病”,為尺脈候腎之由來;《兩手六脈所主五臟六腑陰陽逆順》篇結合命門之說,以“腎與命門,俱出尺...[繼續閱讀]

    腎藏精藏象研究

    四、晉·葛洪《肘后備急方》

        《肘后備急方》作為我國第一部臨床急救治療學專著,記述各種急性病證及某些慢性病急性發作的治療方藥、針灸、外治等法,其后經梁代陶弘景增補錄、又經金代楊用道摘取《證類本草》中的單方作為附方,即現存《肘后備急方》。...[繼續閱讀]

    腎藏精藏象研究

    五、東晉·陳延之《小品方》

        《小品方》內容豐富,可謂唐以前的一部包羅廣泛的小百科全書,在唐代具有相當影響,被視為與《傷寒論》具有同樣重要意義的經典作品,同時又是一部門徑書,所謂“童幼始學治病者,亦應先習此《小品》,以為入門”。本書在北宋末年...[繼續閱讀]

    腎藏精藏象研究

    六、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本草經集注》

        南朝博物學家陶弘景根據《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的內容,匯總前人積累的經驗和知識,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整理成《本草經集注》一書,共載藥物730種。首創按藥物的自然屬性和治療屬性分類的新方法,分為草、木、米食、蟲獸、...[繼續閱讀]

    腎藏精藏象研究

    一、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

        隋煬帝時,由太醫博士巢元方主持,總結魏晉以來的醫療經驗,編寫而成《諸病源候論》,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論述病因病機證候學專書,成書于公元610年。全書分為50卷71門,共記載1739候。其中,“五臟六腑病諸候”專篇闡述臟腑病候相關...[繼續閱讀]

    腎藏精藏象研究

    二、隋·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

        《黃帝內經太素》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分類編次注釋《黃帝內經》之作,分為攝生、陰陽、人合、臟腑、經脈、腧穴、營衛氣、身度、診候、證候、設方、九針、補泄、傷寒、邪論、風論、氣論、雜病十九大類。并且,因年代距離《黃帝...[繼續閱讀]

    腎藏精藏象研究

    三、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備急千金要方》為中醫學第一部醫學百科全書,成書于公元652年。孫思邈提出“大醫精誠”為醫學道德準則和所要達到的境界,開創了中國醫學倫理學之先河。關于臟腑之論、針灸之法、脈證之辨、食治之宜、養生之術、備急之方、...[繼續閱讀]

    腎藏精藏象研究

    四、唐·王燾《外臺秘要》

        綜合性醫書《外臺秘要》匯集了初唐及唐以前的醫學著作,成書于公元752年。該著作以腎氣不足、腎勞、腎勞實熱、腎勞熱、腎熱、腎勞虛寒、骨極、骨極實證、骨極虛證、精極、虛勞失精、虛勞尿精、虛勞夢泄精等為題,專論腎病病...[繼續閱讀]

    腎藏精藏象研究

    五、《懸解錄》

        《道藏》中有一本三千余字的小書《懸解錄》,為道教外丹著作,作者不詳。記載有張果(即后世傳說“八仙過?!敝械膹埞?在公元733年獻給唐玄宗的五子守仙丸,其組成余甘子、覆盆子、菟絲子、五味子、車前子、枸杞嫩葉汁、蓮子...[繼續閱讀]

    腎藏精藏象研究

    一、北宋·《太平圣惠方》

        《太平圣惠方》是宋代官修編纂的第一部大型方書,成書于公元992年。全書根據疾病證候劃分為1670門,每門之前都冠以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有關理論,次列方藥,以證統方,以論系證;并廣泛收集宋代以前的醫藥方書及民間驗方,載方16...[繼續閱讀]

    腎藏精藏象研究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久久www免费人咸|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