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大便秘結不通,排便時間延長,或有便意而排出困難者,均稱為便秘。臨床表現為大便次數減少,間隔時間延長,經常性需3~7日或更長時間才能排便1次;或大便次數雖然正常,但糞質堅硬、干燥,排出困難。(一)便秘在指甲上的表現1.甲...[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大凡大便秘結不通,排便時間延長,或有便意而排出困難者,均稱為便秘。臨床表現為大便次數減少,間隔時間延長,經常性需3~7日或更長時間才能排便1次;或大便次數雖然正常,但糞質堅硬、干燥,排出困難。(一)便秘在指甲上的表現1.甲...[繼續閱讀]
急性胃炎是一種自限性急性胃黏膜淺表性炎癥或糜爛。臨床表現為上腹部或中腹部飽滿、疼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消化不良的癥狀。細菌或毒素污染食物發生食物中毒,一般在數小時至24小時發作,大多數患者上腹部或中腹部疼痛...[繼續閱讀]
慢性胃炎系指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臨床表現為持續性上腹部或中腹部疼痛,或于進食后立即出現疼痛,可伴有腹脹、噯氣、反酸、食欲減退等消化不良的癥狀;并可有膽汁性嘔吐和食管炎的表現。(一)慢性淺表...[繼續閱讀]
消化性潰瘍通常是指發生在胃及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胃潰瘍的發生多由于保護因素的減弱所致,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則主要是由于損害因素的增強所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長期精神過度緊張、疲勞或情緒激動,吸煙等,在發病中...[繼續閱讀]
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或神經功能失調表現為臨床特征,并伴有動脈、心臟、腦和腎等器官病理性改變的全身性病癥。目前,我國診斷高血壓的標準是:60歲以下的成年人收縮壓140mmHg(18.7kPa)或以上和(或)舒張壓90mmHg(1...[繼續閱讀]
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是一種廣泛的自主神經系統病癥,是指患者在站立時,由于血液循環異常而引起血壓降低,收縮壓常低于90mmHg(12.0kPa),舒張壓常低于60mmHg(8.0kPa),使臨床出現一系列癥狀的一種病癥。臨床表現為在站立時出現眩暈、胸悶...[繼續閱讀]
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發病原因為脂質代謝失調和動脈壁損壞,包括高脂血癥、原發性高血壓、糖尿病、吸煙、酗酒、情緒緊張并缺乏體力勞動和遺傳因素等。(一)心絞痛1.有以下甲征的,提示易...[繼續閱讀]
腦動脈硬化癥是由于脂質沉積于腦動脈內壁,以致腦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小動脈硬化、微小動脈玻璃樣變等腦動脈變性病變,由此導致慢性、進行性腦缺血、缺氧,表現為腦功能障礙、精神障礙和局灶性損害等慢性腦病綜合征。主要表...[繼續閱讀]